521七擒孟获(七)-《三国大教皇》


    第(2/3)页

    过去的大汉就处于这种情形之中,直到圣元元年开始随着中产阶级不断增多得到有效缓解。栾奕有理由相信,正处于奴隶社会的倭国同样存在资本分配不公的问题。其中,作为人口比例占绝大多数的平民和贫民是他赢得倭人整个族群信赖、敬仰和臣服之心的核心,是他住要拉拢的对象。而作为倭国财富和政权的拥有者,倭国的贵族、富人则是他主要对抗的对象。

    有了这番思考,对倭国一战的整体策略就变得明了起来——拉拢穷人、铲除富人,而实现这一目标的行动方针,历史上有着充足的经验和案例——打土豪、分田地,栾奕要救助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将倭国的贫富对立起来。如此,既赢得贫民们的好感,又瓦解倭国的政治、军事体系,可谓一举两得。

    随后,栾奕召集群臣,将他的想法进行了阐释,在群思群力之下,又深化了一番细节,将思路彻底落实在了之上,成为真正的策略,交付北海舰队。

    与此同时,囤积在鱼台的军粮和青州军械局的军械也相继登船离岸,沿着运河一路送至东莱船坞。在这里,出任本次渡海大战主帅的卫将军孙策正做着紧张有序的准备工作。在他旗下,周瑜出任军师祭酒,杨修任随军主簿,北海舰队太史慈和新任青州军都督张辽为副,携颜良、文丑、周泰、吕蒙、甘宁上将二十余员。两万北海舰队官兵及帝国青州军团四万相继到位,大战一触即发。

    圣元二十七年三月,包括二十艘宝船、五十艘海行楼船在内的三百多艘帝国战舰,整齐的排列在东莱港外。

    东莱船坞帝国的军事堡垒外,孙策一身银甲在阳光照耀下绽放着金光。他昂然立于空地上搭建的高台之上,左手按着剑柄,右手掐腰。太史慈和张辽分立于孙策左右,二人虽数平级,但介于太史慈资历比张辽更老,年龄略大,所以太史慈站在右侧,张辽立于左侧。

    在他们的身后则是周瑜、杨修、颜良、文丑一班文武。

    三通鼓毕,孙策站在高台上,遥望台下延绵不觉,军容肃穆、阵容齐整的帝国大军,脸上露出继续傲然之色。暗叹:“有如此雄军,何愁倭人不破!”

    他随即从怀里取出一支龟壳,又取了三枚铜钱塞到龟壳里,冲着台下六万大军,扬声祭奠道:“主母在上,您的子民神圣华夏帝国卫将军孙策拜启。”言讫躬身一拜,“方今,我帝国大军将奉您之名,携威武正义之师发兵倭国,将您的荣光散播至东海列岛。如若您恩准我等攻打倭国,并愿意赐福我等,当我洒出龟壳内的铜币时,请您让它们皆‘字面’朝上。”

    话毕,孙策一抖龟壳,将壳内铜板洒在了案中的托盘上。台上文武纷纷探头张望,惊呼:“啊?全都是‘字’。”

    周瑜随即令人将托盘呈给台下的六万卫士观摩,“还真都是字啊!乖乖,有圣母庇佑咱们还怕个逑!”

    “圣母保佑!”帝国卫士士气大振,纷纷在胸前划起十字。

    孙策、周瑜相视一笑。只有他们知道,这三枚铜钱其实是他们特制的,两面都是字。也就说,无论孙策怎么撒,永远都会呈现出‘字’的一面。目的就是为了借圣母之名,拔高军队的士气。

    祭奠完毕,孙策大手一挥,“登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