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纯阳 第四百八十二章 郑国公-《道途长安》


    第(2/3)页

    所以哪怕是那些平日里并非是主战派的官员,也都十分赞同这个将军的说法。因为他知道哪怕他们并不想主战,可是现在却也是到了不得不站的时候,如果他们想要主合的话,那么最起码也是需要守住现在的这一波攻势在说,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有谈判的资本,要不然的话,人家又凭什么搭理你呢?

    看着下方文武百官的反应,朱温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而是在他们都消停了之后,就直接开口说的。

    看着这群文武百官根本拿不出来一个主意,朱温直接冷哼了一声,然后就直接说道,去找郑国公来。

    在场的这些人听见了这话,也都直接眼前一亮,确实,如果到了现在这样的情况,直接去找郑国公的话,那么的确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郑国公并不是姓郑,只不过是他被封为国公之时,前面加了一个郑字罢了。郑国公原名徐春,可以说是当年跟朱温一起打天下的元老一般的存在之一,对于统兵打仗这种事情,在整个后梁之中,恐怕也没有多少人能够跟他相媲美,因此,对于现在这种危急存亡的时刻,徐春自然也就是最佳的人选之一。

    从而导致等后来举国上下出现问题的时候,皇帝根本就没有什么办法去解决,因为他根本掉动不动任何的兵马,或者说只能调动一小部分,然而这一小部分,对于这个国家来说,是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所以这也就使得等他开始掌权的时候,就开始削弱这些大臣的权利,然后将那些真正有威望的人放养起来,让他们不再朝堂之上游离。

    这样的做法有利也有弊,好处自然就是免了上面的情况的发生,而坏处也就是使得真正遇到什么战事的时候,整个朝堂之上拿不出什么人能够来应对,所以也就造成了现在的尴尬局面。

    而就在这个命令下了没有多久,就有一个身穿古铜色铠甲,须发皆白的老者来到了大殿之上,这个老者之所以能够来得这么快,主要还是因为朱温的原因,毕竟哪怕是他削弱了这群元老的权势,可是却也不放心,直接将他们放在外边,所以还是直接将他们的府邸都安置在了皇宫旁边,这样也方便,他可以随时去监视他们。

    这个老者先是对着朱温行了一礼,然后就颇为恭敬的说道。

    “不知道陛下叫老臣来是所谓何事,之前听别人说闽国的那一帮小崽子居然敢打起了西边的主意,难道说陛下叫老臣来是为这件事情不成?如果要是为了这件事情的话,那么只要陛下下令,那么老陈定然去西边杀的那群小崽子们屁滚尿流!”

    不过在这一刻,一些明眼人也发现他们这位皇帝陛下的神色似乎并不是太对,对于这一变化,他们自然也是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毕竟在之前他们这位皇帝陛下,可是将这些元老全都算得上是收去了兵权,让他们退居幕后。

    虽然说他们依旧是位高权重,可是说到底却也还是直接被这位皇帝陛下驱逐开来。而现在他们这位皇帝陛下要让这些元老们们回来,那么无异于是将这群元老低头,同时也是承认自己之前的决断是错误的。

    这一点对于一个为君者来说,自然是十分难以接受的事情,所以在现在他自然不会有什么样的好脸色,可是偏偏这个时候他还非要如此,所以此时的心情想来已经糟糕到了一定的程度,如果要是有谁在这个时候还要再去触怒这位皇帝陛下的话,那么这后果恐怕就是可想而知的糟糕了。

    毕竟闽国这一次说到底只不过是占了一个措手不及的优势罢了,如果要是等他们后梁缓过神来,那么这一切的问题自然也就不再是问题。

    同时在看见徐春并没有因为自己之前的安排就对自己有什么不满的表现之后,朱温也是觉得自己的心情十分的愉悦,毕竟他这一次本来就是打破了他自己之前的做法,如果这个时候徐春要是再不给他什么好脸色的话,那么对于朱温而言,内心恐怕就是极致的煎熬了。

    所以这一时之间,也让他之前内心之中的阴霾散去了不少。然后他就直接对着徐春开口说道。

    听着这个老者蕴含煞气的话语,朱温还是觉得十分的高兴的,毕竟到了这种国难当头的时刻,他所需要的正是这样的悍将。虽然说他也知道徐春的年纪已经大了,可是他却不会怀疑许春的带兵能力,毕竟之前的那些岁月之中,就有无数次的大战都是因为徐春才能够反败为胜,因此他想来,哪怕是面临这样的情况,只要有徐春出马,那么定然也可以保后梁之内无逾。

    更何况对于朱温来说,他其实也并没有太过担忧后梁的处境,毕竟就算闽国来势汹汹,可是他们说到底也只不过是一个小国罢了,又能够有多少人马?就算是让他们肆无忌惮的侵略,那又能攻略多少城池?同时又能守住多少城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