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企鹅发家史-《从资本到文娱》
第(2/3)页
“现在年轻人都在用,前两天我在咱家电脑上已经装了一个,爸你有空也用着试试,不要就跟不上时代了。”
顾问之没把儿子的话放在心上,对这个OICQ完全不想去接触。
他是典型的邮件派,平时工作上能发邮件的基本上都发邮件解决,连MSN都不常用,更别说OICQ这个新东西了。
顾执已经急不可待的跑进房间打开了电脑。
这台电脑是顾执存了好久的零花钱,去年亲自动手配置出来的,一共花费了3000元左右。
当时学校高中班里的男生平时都喜欢捣鼓电脑,动手能力强的就自己组装,然后相互比拼性能。
于此同时,家用电脑在不少家庭里也慢慢普及开来,网吧也开始在华国兴起。
新潮的学生们都喜欢搞计算机,不喜欢搞基。
顾执熟练地打开桌面上的企鹅标志,添加了小马哥的扣扣号,等待他的同意。
他没想到小马哥的扣扣号居然真的是10001,不愧是企鹅的第一号员工。
小马哥是在1998年11月创办了企鹅公司,99年2月,OICQ诞生,之后才改名为扣扣。
原先扣扣在企鹅只是个小软件,小马哥的初衷也只是想用它赚点小钱罢了。
可是扣扣相比于当时微软的MSN要好用太多,很快就打败了MSN,占据了足量的市场份额。
MSN刚进入华国的时候根本没有做好本土化的调查和准备,它作为即时通讯软件,一切联系人和聊天记录的数据都是绑定在你所登陆地那台电脑上的,只要你换一个电脑登录,那么你帐号上面的一切数据就都读不出来了。
这是因为在美利坚,几乎每个家庭都拥有自己的个人电脑,所以MSN可以利用这种方式普及开来。
但是微软却忘了华国的个人电脑才刚刚开始流行,大多数人上网要不就在公司,要不就在网吧,很难做到每次登录都是同一台电脑。
而扣扣不同,它将所有的数据都上传到服务器上,用户随便在哪台电脑上登录都可以迅速找到自己的好友。
因此扣扣是从正面打败了MSN,而不是网上谣传中,因为华国内部的某些保护性政策才崛起的。
扣扣的发展速度要远超小马哥的想象,99年10月的时候,扣扣的用户已经到了百万级别了。
大量用户同时在线令服务器不堪重负,而且彼时扣扣又没有给企鹅带来任何收入,企鹅没有资金继续购买服务器,公司出现了严重的资金缺口。
财务窘迫的小马哥甚至想把扣扣卖了,报价从300万、200万、到跌破心理预期的60万。
他找过养猪场的丁三石,找过电脑巨头脸想,最后羊城电信出价60万,小马哥又舍不得卖掉自己的心血,只好一边借钱,一边奋力寻找融资。
最后,美利坚国际数据集团(IDG)和李家诚之子李泽凯旗下的楹科资本分别出资110万美元,作为交换条件两家外资公司各占企鹅20%的股份。
到了2001年,这两家投资公司对企鹅的态度开始摇摆不定,之后便做出撤资的决定,将手中的股份卖给了南非的投资公司MIH,最终企鹅最大的股东就变成南非MIH。
可惜的是,当初企鹅刚开始发展,国内的投资商普遍不看好,错失了这个绝好的机会,再次让一家互联网巨头的大部分股份被外资所获,令人嘘唏不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