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蝴蝶效应-《从资本到文娱》
            
            
            
                
    第(2/3)页
    正常上映的版本中,男主角回到了小时候,吓走了要和他交朋友的女主角,两人因而各自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这是一部低成本、小制作的伪科幻悬疑片,投资金额在100万美元左右,在北美一共取得了9600万美元的票房,按照04年的汇率计算,大约是7亿9千多万人民币。
    以这部电影的投资金额来说,绝对是大获成功,投资商都赚翻了。
    而且电影的口碑很好,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得到了不错的评分,IMDB7.7分,豆瓣8.7分,是豆瓣top100电影之一。
    顾执在上一世很喜欢这部电影,曾经看了不下三遍,里面很多细节处理的都很棒。
    作为自己的第一个剧本,顾执看得很重。
    它代表了自己进入影视圈的敲门砖,若是没有过硬的质量和足够的票房保证,可就给影视圈留下了失败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比想象中的还要重要的多,要是第一次都做不好,以后即使付出了更大的代价,也不一定能抹除这不份好的印象。
    就好像一提起国产电影,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烂片,这绝不是凭借几部好电影就能够改变得了的。
    所以这第一炮不仅要打得响亮,还要打得漂亮。
    顾执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终于完成了磨蝴蝶效应的剧本。
    他原先估计一个礼拜就能够写完,结果剧本的写作难度还得高于小说,每一个场景,每一句对话都得尽善尽美。
    从欧美的背景转换到华国背景,单单这一条就足够折磨他了。
    创作,修改,打磨,一个月顾执基本上没有出过家门。
    期间咣明日报出版社还打电话来找过他一次,邀请他去BJ参加一个签售活动,顾执就以创作新作品为由给拒绝了。
    完成了蝴蝶效应的剧本之后,顾执还需要找一个愿意拍这部电影的导演和一个背后支持的电影公司。
    这却是真真切切的难到了他。
    就算顾执现在已经一个著名的青年作家,可是和影视圈的距离还是很大的,别人不会冒然信任你,用几百万的投资来做赌注。
    要知道郭小四和韩韩两位青年作家的代表都是在成名了许久之后,才正式踏足影视界的。
    如今的顾执更像是昙花一现的天才作家,谁也不知道他还能不能继续风光下去。
    于是找谁拍找谁投资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导演在华国一直都是稀缺物种,一个好导演更是可遇而不可求。
    2000年的华国主要是第五代导演和京圈导演的天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