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深入谈谈盗版-《从资本到文娱》
第(3/3)页
另外经常有人抱有一种观点,说盗版电影培养了观影用户。
顾执原本也是赞成的,可如今他身为电影从业者的一员,才发现这种观点根本就是在自欺欺人。
首先,观影用户压根就不需要培养。
电影就是一个娱乐产业,和游戏、小说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区别,怎么从来没听说过要通过盗版培养游戏用户和小说用户?
可从来没有一个脑子正常的人为这两个行业的盗版行为洗过地。
国内一直都拥有庞大的电影观影用户,看看《泰坦尼克号》的票房就知道了,1998年,3.6亿,这样的成绩还能说缺少观影用户吗?
盗版不是在培养观影用户,而是在分流观影用户。
现在大多数盗版商拿到片源后,就去制作VCD/DVD贩卖,之后国内的VCD/DVD逐渐消失,盗版影片就成了网上资源的一种。
人们看了盗版,最终培养的是电视和电脑用户,而不是电影用户,更准确的说,培养的是养成观看VCD/DVD/种子资源习惯的电视电脑用户。
只要一出电影,第一个念头就是店里有没有碟卖、网上有没有资源,而不是去电影院观看,盗版培养的就是这样的用户。
所以说盗版对整个电影业几乎没有任何帮助,对国内的电影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原本就落后于国外的电影产业,需要大量资金发展、追赶,可是盗版产业的存在,让很多电影人无钱可赚。
不做电影就发展不了,做电影不赚钱还亏钱,于是做电影的人就越来越少,导致了国内电影产业形成了恶性循环。
直到国内电影真正开始了大盈利后,引入了大量的资本,盗版的现象才逐渐好转,电影业内部也不会为了盗版那点芝麻小钱,就把真正的大西瓜丢掉。
于此同时,盗版行业的式微和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的普及,也导致了国内VAC/DVD行业的寒冬,在顾执重生之前,华国基本上是看不到这种东西了。
落后就要被淘汰,低效产业的消亡是迟早的事情。
回到当下,面对盗版,顾执无计可施只能顺其自然,祈祷盗版不会对《蝴蝶效应》的票房产生过大的影响。
其实他也有点小想法,或许可以培养国内付费用户的习惯,但是还得再等几年,等他在影视圈掌握一定的话语权后,才有机会实现。
抛开这次盗版事件带来的不快,顾执从书桌里拿出了早已完成的新剧本,这是那天他送汤惟回家后,深夜失眠写出来的。
可以继续发车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