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政和六年初冬 征伐梁山失利的消息,早就传回了东京城。 不过东京城照样莺歌燕舞,一片盛世兴平的景象。 区区一地草寇罢了,再不济,不是还可以招安吗? 如今赢得越痛快,日后,死的越惨烈。有识之士莫不是如此想着! 有宋一朝,对付武人他们是专业的。 不管是在朝的,还是在野的很少有人能逃出他们的手中。每个武人,无一不是被他们玩弄在鼓掌之间。 蔡府书房 蔡京坐在了主位,梁中书陪在了下首!主客位做了一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高俅。 “良辅,这一次,你真的要亲自带兵前往山东?要知道,你身为太尉,可是不好轻动的,动则地动山摇。” “相公,这一次,高某已然是下定了决心。这一次,高某前来拜会相公,是想要求的相公的支持。梁山贼寇,身在京畿之旁,若门前猛虎,塌旁恶贼。若是不早点加以清除,恐怕日后我等为之挠头的时间还长着呢。是以,这一次俅定要一举功成拿下梁山。” 蔡京微微睁开了他的双眼,看了高俅一眼。 “那好吧,既然如此,朝中一应事物本相一应担之!太尉大人就放心去吧!” “那好,相公大人,下官告辞。” 蔡京点了点头,梁中书一句话没说,起身送了高俅出去。 这个时候梁中书不再是刑部尚书,而是一个后辈。 等到梁中书出了蔡京书房的大门,尚书大人的气质就回来了。 “良辅,梁山贼寇狡黠,此番前去,万望小心!” “世杰兄留步!” 高俅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大踏步的离开了蔡府。 梁中书回到书房之后,蔡京还在椅子上坐着。 “送走高良辅了?” “岳父大人,良辅已经归家了。” “没看出来,这高良辅,倒是一个有情有义的!” 蔡京叹了一口气,梁中书却不敢接这句话。 虽然说,高俅出身市井,小人得志。但是他这个人,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倒也有武人的一些爽利。 比如他的几任恩主! 苏家人只要上京,高俅一应的礼节礼物绝无亏欠。若有所求,定有所允。 再比如高俅在边军是的老上官,因事要被清算也是他一力周旋。 由此可见,高俅并不是一个十恶不赦坏人。或者说,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情况。没有非黑即白非此即彼。 “前些时日有人和我说,凌州有两个团练使,一个叫做单庭珪一个叫做魏定国。说他们两个人一个擅长火攻,一个擅长水攻。这样,你拟一个调令,调这两个人领着本部兵马来到东京给高俅当一个将佐吧!” 梁中书在一旁听了一听转念一想!如果这样的话,高太尉会不会心中有芥寄?毕竟,全国的兵事都是由他来管。 这一次蔡京插手的话,就有一种插手军权的感觉。所以,梁中书想了想,问了出来。 蔡京只是看了梁中书一眼,没有回答。 摆了摆手,我累了,你下去吧! 一句话,把梁中书想要说的话堵在了口里。 这是权势和辈分了力量。 不要看梁中书如今是刑部尚书就算是他是相国,只要他一日是蔡家婿,就不能够在蔡京面前抬起头来。 梁中书带着郁闷走出了梁府,刚一出门上轿没走多远,就听见路边有人喊! “尚书大人,公文急报!” 正是衙门的人寻不到他,来蔡家寻了。 正好,梁中书也要去衙门。接过急报看了两眼原来是地方一起案子,几经判决前后相异需要他定夺。 梁中书自去断案不提,另一边,高俅回到了太尉府,心中思量,到底谁可以为依靠。 虽然,他曾在边军打了几次大宋难得的胜仗。但是,自家的事自己清楚。他的本事,也就寻常。和那些沙场宿将压根没有办法相比。 不过,如今的大宋精兵强将都在童贯的手中。西北战事正酣,他也不能调出人来。 想了想,高俅提笔在纸上写出了几个名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