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无线电力传输?”王教授更加激动了,因为他比无线充电的意义还要广泛,还要惊人,“能覆盖多远?” 王教授激动地一把抓住张翟的手,追问道,“无线电力能够覆盖多远的距离!” “在发射器足够的情况下,能够覆盖整个翟城,不过单纯一个发射器的覆盖面积,只有以传输器为圆心,半径500米的圆面积内。” “方圆500米范围?”王教授眼神很是激动,他又自己站了起来,来回在实验室里踱步。 “方圆500米,足够了啊,足够了啊……”他兴奋地说道。 说着说着,他突然有回过头来,“张总,有发射器,是否意味着,也有接收器?” “没错,发射器将电力辐射出去,接收器如果在范围内,就能够接收。”张翟点头。 “那也就是说,能够在手机上,全息设备上,家用电器上,都安装上接收器,在再这个范围内安装一个发射器,就能够无线使用电力?也就是说,在这个范围内,手机,全息设备,都不用担心没有电。” “也就是说,如果覆盖了整座城市,整座城市里,带有接收器的电器,都能够脱离电线的限制,能够随意移动,甚至以前需要电池的移动设备,都不再需要电池! ……” 王教授很是激动地叙说着,他仿佛已经看到无线电力城市的画面。 “对,没错,但是,发射器不可能开始就覆盖每个城市的每个地方,他需要有个过渡时间,可能需要数个月,数年,甚至更久。 所以在过渡期间,现有的移动设备,仍然需要配备电池,避免离开电力辐射范围就宕机,完全失去作用,失去实用价值。 但是,因为随时都处于反复充电状况下,对电池伤害极大,现有电池都没办法抵抗这种损耗,所以,必须……”张翟话还没说完,就被王教授打断了。 “所以必须借助纳米线电池的抗损耗性,来避免这个弊端!”王教授接话道。 张翟笑了笑,点了点头,和聪明人说话,就是舒服,不用说太多废话,一点就通。 “所以,纳米线电池,还需要多久,才能够实现批量生产?”张翟再次询问道。 “张总,不瞒您说,虽然纳米线电池已经能够在实验室里制作出来,但是仍然存在温度过高,不稳定的情况,甚至我们在实验中,还发生了爆炸。”王教授有些尴尬地说道,他觉得自己拖了张翟的后腿。 “这么短时间内,能够在实验室里将纳米线电池的成品做出来已经很不错。”张翟笑了笑,然后不急不迫地淡淡说道,“这样,你将之前纳米线电池的研究资料全给我,我亲自来攻关,至于王教授你和你的团队,就全力负责纳米线太阳能电池吧。” “好……张总。” …… 十分钟后,王教授在实验室里,磨蹭磨蹭的,就是不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