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雀金裘》


    第(1/3)页

    暗室不见天日,  漆黑的甬道里遍布湿冷阴森的空气。

    监牢外一盏油灯,擎在一滚圆铜盘上,燃烧着星点的火焰,  发出苍白光晕。

    室内一片沉寂,  苏探微的脊背贴向身后冰冷的青砖,一股幽寒的气息沿着脊骨经络窜入四肢百骸,无比刺麻。

    曾经坐在太和殿上俯瞰日月,  在战场上杀人如刈麦,也曾悬崖走索,  坠落深渊的男人,  并没有想过有一天,他会沦为大业的阶下囚。

    想来实属可笑。

    一串明晰的脚步声响起,苏探微耳梢轻动,  有人提着灯笼,  跟随牢头进来了。

    伴随着光芒亮起,  苏探微从乱发掩映之下抬起眸。

    灯光照见来人的脸,  满是震惊和心疼之色。

    师父。

    老太师急忙找牢头拿了钥匙,咔嚓一声,钥匙入扣,将牢门打开了。

    老太师疾步而入,从乱糟糟的草堆里,  把苏探微扶起。

    牢头叮嘱:“只有一刻钟的时辰,  长话短说,  老太师,  您莫教小的为难。”

    微生默转过去,  连连点头,  “哎,  好,好,有劳了。”

    等牢头脚步声转弱,完全消失,老太师将苏探微从湿滑黏腻、遍布青苔的地面挪到石床上,铺满干草的石床上尚有一分睡后的余热,头顶有一扇斜开的壁窗,但因为时值早晨,天色不亮,又背着光,这扇窗仅能说是聊胜于无。

    老太师将苏探微浑身上下打量,这才松了一口气,“还好。尚未用刑。陛下……昔玦,你怎么不同太后娘娘说明实情呢?”

    这昭狱有全天下最恐怖、最教人毛骨悚然的刑罚,只要用上一两道,都至少一个月离不开床。传闻中,昭狱冤假错案常有,每一个入狱之人,无论是否有确凿罪证,都会被先打五十杀威棒。

    昨日听说苏探微入狱,太师人在城外回不来,干干地徘徊了一整晚,不曾合眼。

    幸而今早入城,敢在天刚亮打点好了昭狱,得以入内。看来是还没来得及对苏探微用刑。

    老太师口吻焦急:“这样,一会儿我同高三郎说说,就算是倾家荡产赔进去,也不能教他对你用了刑。”

    苏探微扯着薄唇,眸光泛冷。

    笑意未达眼底。

    老太师道:“昨日大理寺公堂,或许是没有机会。这样,一会老臣便入宫,亲自向太后禀明事情,此事全然是子虚乌有,欲加之罪。昭狱这是什么地方,多待一刻,便多一分的危险。”

    微生默等不得了,他立刻就要去,但没等到老太师起身,他的一臂,便倏然被反掌扣住,动弹不得。

    对方用了内劲,强行挣脱只怕脱臼。

    老太师目如铜铃睁得老大,因为这个弟子实在油盐不进,跺脚急得脸红。

    “这又是为何?昔玦,你可曾考虑到,你都身陷囹圄了。你还不让说,要瞒到什么时候?”

    苏探微轻轻一嗤,似是自嘲。

    “坤仪宫,什么动静?”

    动静……

    老太师心里发毛,他还能不知道太后如今什么动静,无非便是又选中了一个年轻好看的小郎君,没日没夜跟在身旁伺候着,这喜新厌旧、反复无常是板上钉钉的事。

    今早入昭狱前,又听到了一桩,说陛下要亲自审理此案,可惜被太后娘娘驳回。

    看来这事儿,姜太后是一定要重惩于苏探微了。

    苏探微又问出了一个昔日从微生默这里听来的问题:“师父当日为何说,太后往昔举止,并非静女?”

    这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了,本来老太师也不愿多提,当时以为先皇陛下又重新还朝,这些事他自己定会考量,加上别人夫妻之间的事,他这个将婚姻经营得一败涂地的人,也给不出什么建议。

    此刻被问起,微生默心头打了个突。

    他说起来:“太后娘娘一向喜爱美男色,这不是老臣泼脏水,先皇……昔玦在时,尚知晓收敛,这几年来,太后虽从未招募男宠,也不曾有一些不清不楚的传闻,但行动举止,却实在……”

    老太师自个儿都脸红,一些话,不知太后是如何脱口而出。

    溧阳县主休夫,也算是轰动一时的大事,但更让人津津乐道的,却还是她养了一个云游野僧做面首。

    有一回,溧阳县主来岁皇城为太后拜寿,言辞间甚是危险,当时上百双耳朵听着,溧阳县主似乎有意要为太后娘娘献上美男,以博欢笑。

    姜月见推辞:“敬谢不敏。”

    满庭之人都松口气时,忽听得太后娘娘石破天惊一语。

    “若献枕侧那个已无烦恼丝的俊秀美人,哀家颇喜。”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