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 来自遥远的流亡商人?-《楚氏赘婿》
            
            
            
                
    第(1/3)页
    对于王侯学院的一群少年学渣们来说,小昏侯跳过了凹凸镜和光线的折射反应,他们是毫无意见,并且喜闻乐见的。
    少学一点,他们的负担也少一点。
    但是对于一群进士学霸们来说,则感到相当的不满。
    他们是来王侯学院,汲取大楚最先进的知识,忽然少讲了一样,感觉就像一件珍宝,白白从眼皮底下溜走一样。
    “恩师,这凹凸镜是何物?”
    东方粟问道。
    “玻璃,用完全透明的玻璃,制成凹凸镜。”
    楚天秀道。
    “玻璃?”
    “既然完全透明,岂不是看不见?既然看不见,又如何能知道它的存在?”
    众进士一脸茫然。
    对于从未听过,也没有见过的东西,无法想象它是何物。
    “呃,玻璃...又叫琉璃!越透明越好...就像冬日的冰块一样透明。”
    楚天秀想了想。
    玻璃的古代名称,跟现代不一样。
    古称琉璃。
    中国自西周便有琉璃,但是通常是用陶瓷做成的琉璃瓦片,色泽流光溢彩,完全不透明。
    西方则是也发明了“琉璃”,但却是更为透明的玻璃。
    它们都称为琉璃,其实却是两种东西。
    大楚皇朝,尚未掌握吹玻璃的技术。
    “透明琉璃?此物学生听过。”
    桑弘阳目光一亮,“学生在洛阳经商,有一名自称是来自西域的落魄商人,穿过马匪和匈奴横行的凶险河西走廊,到了洛阳。
    此人自称本是一支小商队,在路上被马匪洗劫一空,只来得带了两三样珍宝及逃了出来,落难洛阳城。
    学生一向喜好交友,结识了这名西域商人,收留了他。
    学生前来金陵赴考,他便也结伴跟着来金陵城。
    说是想找机会,求见大楚的皇帝和勋贵,兜售他的琉璃珍宝。他自夸,他的琉璃珍宝跟大楚的不同,光泽透明,世间罕有。”
    洛阳也是一座拥有数十万人口的北方繁华大城,离西域比较近。
    来自西域的商人,最先抵达的便是洛阳城。
    而长安因为秦末战乱,并未大规模的修葺,反而更为落后一些。
    “西域商人?”
    楚天秀很惊讶。
    大楚境内几乎没有什么西域商人出现,只有中间商——匈奴人。
    匈奴人垄断了河西走廊的商路,很久以来,大楚皇朝盛产的丝绸只能卖给匈奴。
    匈奴从中赚一笔差价,高价卖给西域诸国商人。
    西域诸国商人,再转卖给贵霜帝国商人、安息帝国商人。
    对于大楚和匈奴来说,贵霜和安息已经是遥远的西方了。他们并不太想去了结更遥远的地方。
    然后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贵霜人、安息人也是中间商,居然又再次转手,转卖给更为遥远的地中海罗马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