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 偷鸡不成~蚀把米!-《楚氏赘婿》
            
            
            
                
    第(2/3)页
    “妙,此主意甚妙!
    把小昏侯送去蜀郡。
    天高皇帝远,谁还管他小昏侯在蜀郡去干些什么?政绩?就算有政绩,别人也看不到!
    待个三五年,说不定皇帝就把他给淡忘了。
    那些蛮夷部落可不好对付。
    若是这数年内,蜀郡发生蛮夷叛乱,这个罪名还能扣在小昏侯的头上。这罪有多大,还不是你我说了算!”
    把小昏侯打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他也没办法再掺和朝堂上的事情了。
    他们有大把的时间,清理和拉拢,那些科举进士们,吸收进自己的派系。
    把小昏侯的根基,彻底挖掉。
    就算小昏侯日后回来,也是孑然一人,毫无势力。
    ...
    两位三公大臣,主意拿定之后。
    孔寒友亲自执笔,丞相府拟定了一张全国郡县政绩大考的排名名单,以及官员升迁、贬渎、平调的名单。
    丹阳县令小昏侯政绩第一,晋升益州蜀郡太守。(原蜀郡太守郑平,告老隐退。)
    秣陵县令董贤良政绩第二,晋升九江郡太守。
    芜湖县令晁方正,晋升庐江郡太守。
    ...
    朝廷两大派系,把县令政绩前十名额,几乎瓜分殆尽。
    当然,也留了一个,给没有任何派系的主父焰。这主父焰也是个奇葩,政绩相当的高,但是不依附朝廷派系。
    按理,这种没派系的县令,是无法晋升的。
    但是,主父焰早就被皇帝惦记在心里。无缘无故的去打压他,皇帝那边不好看。
    湖熟县令主父焰政绩第十,晋升江夏郡。
    如此一来,皇帝看了这份政绩清单,应该是很满意了。皇帝想要的,都满足了。
    主相孔寒友和负责监察的御史大夫王肃,一起入宫,将这份政绩升迁名单,交给了皇帝,由皇帝最终定夺。
    通常,这份名单交上去了,皇帝都不会去改的。
    毕竟皇帝对大部分官员都不怎么熟悉,地方官员的政绩和能力,大多是靠丞相府来把握。
    皇帝项燕然拿到这份名单,沉思了许久。
    别的倒是没什么。
    但把小昏侯送去益州蜀郡,管辖成都府和诸县。
    这是升迁,倒也没错。
    谁也不能说这是打压小昏侯。
    但是,恐怕绝大部分金陵官员,都不愿意去益州那块地方.....离帝都太远了。
    这一去,就被朝廷、皇帝给遗忘了,鬼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而且附近还有蛮夷部落,不服朝廷管辖,屡屡造反。
    最关键,皇帝可舍不得让小昏侯跑那么远的地方去。
    这新政改革,还需要小昏侯这把尖刀出力。
    皇帝忽然问道:“王大人,你儿王栩,出任金陵尹多久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