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一众人骑马狂奔!为首一人目光熠熠。 片刻后到了一处军营。 众人下马直奔军营大帐。 掀开营帘,看到坐在营帐内众将军后。 为首的降衣将军面色微变,随后正色直接说道: “众将军想立一个刘姓宗室为帝,这说明人心向汉,这很好。” “但就此时的形势而言,在下却有不同的看法。” 话音落下,营帐内的众将也不开口。 看着众将们的表情,绛衣将军察觉不对面色一暗,沉默一瞬后开口道: “如今赤眉军在东边拥兵数十万、势力是起义军中最强大的,如果他们听说绿林军这里立了皇帝,恐怕也会立一个皇帝,如此一来天下陷入分裂之中,不利于我们推翻王莽霸权。” 看着众人依然一言不发,绛衣将军硬着头皮继续说道: “并且,率先出头真的好吗?” “当年秦末暴乱,率先自立为王的如陈胜吴广等人,都没有好下场。” “如果我们现在挑头称帝,天下的目光都会看向这里,王莽也会将兵力集中在这里。” “如有不测,岂不是给后来人赚便宜吗?” “所以,我们不如先称王,如果赤眉军紧随其后,那就看看他们是否选出了一个英明之主。” “如果是,我们就去投奔他。” “如果不是,那等灭了王莽之后再称帝也为时不晚。” 说完自己的想法,绛衣将军看向众人。 除了几个将领默默点头,其余都一言不发。 而就在绛衣将军再要开口时,众将中一庞大腰圆须发横张之人越众而出。 “噌!” 腰间的利剑拔出,竖插在地。 声色俱厉指着绛衣将军说道: “婆婆妈妈的!怎么成大事!立刘玄为帝之事今天就说定了!不得有二!” 众将中本有犹豫之人一如此情形,也不敢提出异议。 而绛衣将军扫了一眼虎视眈眈的众将,又看了一眼插在地上的利剑。 闭目点头。 …… 【公元23年二月,绿林军首领王匡、陈牧,拥立陈牧手下的更始将军,同时也是刘縯与刘秀的族兄,西汉宗室的刘玄为帝,刘玄在淯水之畔称帝,改元更始,是为更始帝。刘縯升为大司徒,封汉信侯,刘秀为太常偏将军。】 …… 大汉, “妇人之仁!妇人之仁啊!” 刘邦看着天幕上的这一幕,恨铁不成钢! “他们这是摆明了要对付你了!你居然还不跑!还当什么狗屁汉信侯!” “他又没有大义在身!” “都是宗室子弟!谁比谁高!” “愚!愚不可及!” …… 大汉·武帝时期 “狼子野心是昭然若揭啊…” 刘彻喝了一口美酒。 “也不失为一个英雄豪杰。” “可惜了,心不够狠,城府不够深。” “名义已失,若是不走,必死无疑!” …… 【刘玄登基仪式举行完毕,刘縯就在南阳宗室的不服声中率部奔赴宛城】 【此时平林正在围攻新野,但迟迟不能攻克。】 【守城的新野宰潘临得知刘縯来到宛城前线后,站在城头高呼:“得司徒刘公一信,愿先下。”】 【刘縯率军赶到城下,潘临就开城投降了。】 【而宛城在被刘縯包围数月后,城中人复相食,宛城守将岑彭无奈出降。】 【绿林众将想杀掉岑彭,刘縯反对道:“彭,郡之大吏,执心坚守,是其节也。今举大事,当表义士,不如封之。”】 【刘玄接受他的建议,封岑彭为归德侯】 【另一边,因为绿林军立更始帝刘玄,复用汉朝旗号。】 【这一举动震惊了新朝朝堂,新始祖王莽遣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发各州郡精兵共四十二万扑向昆阳和宛城一线,力图一举消灭绿林军。】 【而就在宛城攻克后的第三天。】 【刘秀也昆阳城大秀了一把!】 刘秀他大哥要是不死,也是员大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