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殿内的宫女宦官也俱都瑟瑟发抖。 谁也不知道皇帝在想什么,但就冲着皇帝的那气势,也肯定是没想什么好事。 而此时刘彻的脑子里就想着三件事。 第一件事,未来的自己果然有先见之明!去母留子真是做对了!朕真乃天纵之才! 第二件事,这帮外戚欺人太甚!俱都该杀!尤其是那个邓氏!开了推立幼弱的坏头! 第三件事,去母留子是为了不让太后与外戚限制皇帝。 那如果朕立个法令,让后朝不许干政呢? 刘彻仔细思考这第三件事。 他感觉这件事情还是很有可能。 不是他自卖自夸。 看了这么久的天幕,整个汉朝里可以说只有他一人威震朝堂,外朝后宫谁也不敢忤逆他。 其他皇帝或多或少都有点软弱,有点被所谓的仁义与感情限制手脚。 哪怕是刘病已,也是如此。 但他不一样,他的脑子里只有汉朝与权力这两件事情! 谁阻汉朝兴旺,谁死! 谁动摇皇权,谁死! 刘彻手指轮点着案几,细细思考了一下。 后朝能够干政,根本上无非是有执掌卫军的权力。 皇后能执掌卫军,还是因为立国之初吕氏外戚建立下的功劳,从而从皇权里分出的一部分权利。 而吕氏外戚也是为了拱卫当初汉惠帝太子的位置。 皇后、外戚、太子。 刘彻目光暗沉, 对于撤掉皇后执掌卫军这件事。 只要朕不动刘据的太子之位。 卫青和子胥不会有异议。 卫青等人没意见,皇后就算反对也无所谓。 关键在于,想要表示太子之位谁也不能撼动,就要再增加太子的权势。 而把卫军的权力放在太子手里,是最能体现这种权势的。 但是…… 刘彻抬头看着天幕。 太子势大,会是件好事吗? 希望后世皇帝的智慧能给朕一点提示。 …… 【公元145年正月十八,梁妠派梁冀持符节,以王青盖车迎汉章帝刘炟玄孙、勃海孝王刘鸿之子,年八岁的刘缵入南宫。】 【正月十九,封刘缵为建平侯,当日即皇帝位,是为汉质帝,仍然由梁妠秉持朝政。】 【随后梁太后任命太尉赵峻为太傅、大司农李固为太尉,总领尚书事务。】 【此时东汉王朝,内忧外患,社会动荡。西方北地已经落入西羌之手,长安沦为边防重点地,东南方广陵、历阳(扬州)盗贼蜂起,南方交趾蛮夷叛乱。】 【梁妠任命宰相辅政,重用李固,选拔重用忠良人才,努力推崇节俭。】 【诛除、废黜贪官污吏。】 【将作恶的黄门宦官全部驱逐。】 【派兵由三公共同举荐的“文武全才”滕抚讨伐东南贼寇,将群寇消灭平定。“天下咸望治平”】 【如果当时梁太后能如邓绥般压制自家外戚,或有如霍光般的能臣辅佐朝政的话,或许还能让东汉王朝中兴。】 【但历史没如果,刚愎自用、不学无术的大将军梁冀把持大权,让脆弱的东汉雪上加霜。】 【梁冀主政期间,专横跋扈,无所不为,以太尉李固为首的许多正直大臣纷纷上书批评梁冀,力求矫正时弊,但都遭到了梁冀的报复。】 【刘缵虽然才八岁,但对梁冀的颐指气使,不可一世也十分气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