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8章:漕运衙门-《舌尖上的大宋》


    第(2/3)页

    扬州转运使司,可以说是大宋最大的转运使衙门了,杨怀仁起先也认为漕运衙门和其他衙门一样,不过是个一般的大院子而已。

    但真到了漕运衙门门前,才被衙门的一大片建筑群给吓了一跳,衙门的大门多么宽大厚实不说,单说衙门的院墙,那都是一色的一丈高的青砖双层大墙。

    杨怀仁迈进院内,光是前院就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一水的大理石地砖,平整得没有一丝的棱角冒出来。

    不过从院内看,杨怀仁便知道漕运衙门为何盖了那么高的院墙了,除了正面是办公的公署之外,两边同样砌了高墙的院子戒备森严。

    原来江南的官银和给官家的供奉等贵重物品,是漕运衙门从各地收了回来,然后暂时存放在衙门内的府库之中,然后定期定时通过大运河运送到东京城去的。

    如此看来,赵献球的差事办的还算不错,怪不得不管朝堂上如何的风云变幻,他这个漕运衙门首领大太监的职位从来没有动过。

    杨怀仁说是视察,其实就当是旅游似的走马观花的走一圈而已,他本也没打算在扬州逗留,他要今早赶到他的目的地杭州,以免事情生出更多的变故来。

    赵献球对杨怀仁还是表现出来极尽的尊重,毕竟杨怀仁是王爷,他是太监,尊卑的事情上,赵献球还是做得非常到位了,绝对没有任何的短处。

    等把漕运衙门走了一遭,赵献球才请杨怀仁到正堂里饮茶。

    能喝上赵献球的茶的人,也只有五个,杨怀仁是客,自然被请上了首座,赵献球这个做主人的很自然要坐在下首位作陪。

    童贯虽然也是客,不过他仗着私人同杨怀仁以及赵献球的交情,自然要坐在赵献球对面一起作陪。

    最后剩下的三个人,才是扬州地方的重要长官,分别是扬州知府朱润卿,扬州指挥使何存葆以及监察使李文学,这三位便是地方军政上的三位最高官员了。

    喝了一盏茶,杨怀仁又做样子询问了下漕运衙门正常运作上的一些事情,眼见时辰到了正午,赵献球便给扬州知府朱润卿使个了眼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