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 甄芙(宓fú)(三)-《三国的女人》


    第(2/3)页

    裴松之在注解《三国志》时,认为魏书的编篡者们写史时,使用春秋笔法掩盖真相。

    文帝不立甄氏为皇后,反而杀害她,《魏书》的编篡者及当权者如果认为这是大恶事,则应该隐去不写,如果认为这是小恶事,则不应该假为之辞,用虚假的语言粉饰太平到了这种地步,实在是之前史书中从没有见过的。

    推此而言,《魏书》中所称卞后和甄后的良善言行,都难以实论,陈寿将他们删落,是应当的。

    卢弼在《三国志集解》中写道:《资治通鉴》里说,丁卯,夫人甄氏卒。

    当初曹操攻入业(邺yè)城,文帝曹丕见袁熙的妻子中山甄氏貌美而心悦于她,曹操便为曹丕聘为妻,生有儿子曹睿(叡

    ui)。

    等到文帝曹丕即位,安平郭贵嫔得宠,甄夫人留在业(邺yè)城不得见,失意而有怨言。

    郭贵嫔谮于文帝,文帝大怒。

    六月丁卯,遣使赐死甄夫人。

    胡三省说:等到明帝即位,郭太后因为忧惧而死。

    可是,黄初二年甄氏被赐死时,曹睿(叡

    ui)已经十七岁了,难道能不知道他母亲死时的情况,还要等旁人说吗?

    《魏略》《汉晋春秋》中记载,郭贵嫔进谮于曹丕导致甄氏被赐死,曹睿(叡

    ui)继位后逼杀郭太后。

    何焯又说:但她死后依然受宗亲之礼,互相矛盾,因此陈寿才不取其说。

    可是陈寿没有考虑到明悼毛皇后被赐死后,她的家人同样被加官进爵,族人也还是根据礼法升迁了,并且赐给他们官职,因此曹氏之人的心思实在酷虐变诈,不能够想当然的按照常理推测。

    卢弼又评论道:文帝为五官中郎将在建安十六年,平定业(邺yè)城在建安九年,《资治通鉴》中所表述有误,是因为延续了《世说新语》的用词。

    《三国志集解》中论道,甄后之死,是由于郭贵嫔进谮于文帝曹丕。

    《三国志•文昭甄皇后》传中说“遣使赐死“,因此用“卒”,不用“崩”来描写。

    其他皇后去世都用”崩”,明悼毛皇后被赐死,也用“卒”,因此《魏书》的记载不可信。

    甄后的死因,史书中只说“后失意,有怨言”,但是参照前后情势,还有如下几个原因,仅以此佐证。

    根据《世说新语》记载,曹操攻下业(邺yè)城,想要召见甄氏,但是身边人都说曹丕已捷足先登,曹操有“今年破贼正为奴”这样的话,曹丕之后久不被立为太子,可能正是由于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