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8 曹氏三姊妹-《三国的女人》


    第(2/3)页

    值得注意的是,嫁了三女的第二年,曹操才动手,这说明,杀伏皇后,早在他的计划之内:我杀你两个,赔给你三个,还不行?各位臣工,你们给评评理,我曹阿瞒,这样做,公不公平?

    ——这就是,还未成年就嫁过去,凑足3,也是3>2的原因。

    你仔细想想,曹阿瞒能干出这样的事!不然,在他活着,就已经篡汉于魏了,他是想当**,又想立牌坊的主儿,恐怕世人说他不忠不孝不地道。

    至于他为什么杀伏后,那是篡他魏朝儿子的心,路人皆知了。

    还有人说,伏寿伏皇后根本就没有写那封信,写信一事,纯属曹操编造的,他就是想除掉伏皇后,让他女儿曹节任皇后,监督起后宫来,顺理成章。

    要不,伏寿一案怎么可以不审(“伏寿咎由自取,未受审讯,幸甚幸甚”),就定案,就杀人了?

    要是真有这事,审案是相当必要的:那封信是谁送出去的,你同谋还有谁,等等。

    …… ……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把自己的三个亲生女儿曹宪、曹节和曹华一同嫁给汉献帝刘协为夫人,以束帛玄纁(xū

    )五万匹为订婚的聘礼,年幼的女儿暂且留在封国,待年龄长到可以婚配的时候再送进宫。

    建安十九年(214年),曹节姐妹三人都被封为贵人。同年,汉献帝的皇后伏寿被杀。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让汉献帝立曹节为皇后,汉献帝只得依从。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承魏王爵位。

    曹丕一当上魏王,就马上威逼汉献帝“禅让”。

    “禅让”其实是个幌子,为了让这个幌子更好看一点,他事先写奏折“推辞”三次,直到汉献帝三番五次地“求”,他才“勉强”答应。

    曹丕还命人在许昌搭建“禅让台”,预备上演一出类似“尧舜禅让”的虚伪把戏。

    但曹节要阻止这个“禅让”的程序,就是不肯交出玉玺。已经来了好几拨人催要,每次曹节都发怒把使者骂走。

    曹丕派人以武力威胁,向曹节索要玺印,曹节无奈,将玺印掷于栏板之下。

    面对曹丕篡位,她极为愤怒,高喊,“老天有眼,决不让你长久! ”

    …… ……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称帝,以河内郡山阳县(今河南焦作)的一万户为食邑封给汉献帝,并封其为山阳公。

    其治内实行汉朝正朔,用天子的礼仪进行郊祭,上书言事不称臣。曹节也改称为山阳公夫人。

    景元元年(260年)六月,曹节病逝,谥号献穆皇后,按照汉朝皇后的礼仪下葬,和汉献帝合葬于禅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