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还没待官家想明白辽人意欲何为,打西边又传来噩耗: 大金国云州王耶律延禧,统兵一万,自郑州杀出,兵抵汴京城下,大骂宋皇不遵诺言,乃是无道昏君,要他出马上阵,与云州王见个高低! 赵官家听说,惊得目瞪口呆,连忙同范美人诉苦:“朕设了绝妙的好计,一石数鸟,一劳永逸,端的高明无比,谁知错信了葵向阳,那厮空有一身武艺,全无头脑,不知怎么坏了事情,如今辽人不去打山东反贼,虎视于东,金人也与我反目为仇,狼啸于西,连耶律延禧那废物,都狐假虎威同我叫嚣,局势如此,莫非祖宗基业,竟要亡了不成?” 说罢,悲愤不已,洒下两行热泪。 他想不通葵向阳如何办得差事,将自己好好妙计弄得面目全非; 又恨童贯、种师道等人无用,以至于自己担惊受怕,万千斤的国事,都压在自家肩膀上。 痛苦之余,艺术灵感如泉水迸发,大叫道:“笔墨伺候!” 范美人连忙使眼色,令人取了纸笔,亲自替他磨得墨浓。 官家取笔饱蘸墨水,把满腔愁愤,都融汇在绝妙的瘦金体中,瞬息间写就一副对联。 上联是:君非亡国君,百般英明逐逝水。 下联是:臣皆亡国臣,满堂木偶立朝门。 写完之后,细细打量,连连点头,自觉书法大有进步,感慨道:“古人云,国家不幸诗家幸,果然诚不我欺,似这般字,平时如何写得出?” 越看越满意,亲自抄录了许多分,令人分头送给蔡京、童贯等文武大臣。 不多时,蔡京、童贯、杨戬、梁师成……一众高官,纷纷嚎哭而来,就在船边岸上跪了一地:“臣等无能,请陛下赐罪。” 官家走出船舱,居高临下望着,大怒道:“事已至此,谢罪何用?你等高官厚禄,便无一策可以替君分忧么?” 梁师成眼泪一擦,站起身来:“陛下,臣有一策!” 梁师成顶替高俅,做了太尉,执掌天下军务,只是以往权柄,皆由童贯把握,他直到此时,总算找到机会。 官家大喜:“朕的爱卿,快快说来!” 梁师成道:“前番葵指挥使不是说么,金军虽众,真正女真只得三千,如今城外叫阵的,乃是辽国旧帝,他的麾下,也不过是辽之降卒,金兵未入山后九州时,老种相公打得他们望风披靡,陛下莫非忘了?” 官家天资聪明,算这种纸面数据,最有心得,当即点头:“不错!老种所部西军,弱于金,而强于辽,哼,若非耶律延禧无能,金国贪婪无耻,山后九州基业已定,朕安能如此彷徨?” 这一刻,他忘了老种相公出兵山后,是逆着他意思而行。 但随即摇了摇头,叹道:“只是老种如今生死不知,所部也已灰飞烟灭,你说这些话还有何用?” 梁师成智珠在握,自信一笑:“陛下,老种相公固然兵败,但他麾下爱将张俊、曲端、王彦、刘锜,都是西军中有名俊杰,带了四千余精锐,硬生生杀穿耶律淳重重包围,陛下莫非忘了?” 官家眼前一亮,欢喜道:“梁爱卿,你是说,让他四将领军,去杀退了耶律延禧这个亡国皇帝?” 梁师成点头道:“不错!此四人,臣一一同他们攀谈过,都是兵法通晓、武艺精熟,又有报国忠心的好汉!让他们领本部四千余人,再选一万精兵补充,胜不胜得女真,还在两可,杀败城外这一万亡国兵马,又有何难?” 官家飞快在脑海中计算战斗力,迅速得出结论:可以一战! 连连点头:“妙哉!妙哉!金人也是小看了我国,仅仅派一万人便敢来惹朕,且灭了他这支军,教他晓得厉害,后面是战是和,都由我国做主也!” 当下传令,由东京禁军中,拨出一万一千人,同四千余西军,凑成一万五千,由年龄最大的张俊担任主将,曲端、王彦、刘锜为副,即刻整顿兵马,下午便要出城破敌。 梁师成得了旨意,自以为压过童贯风头,在此一举,兴头头的,一面令亲信去选兵,一面亲自来见张俊四人,告知出战之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