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肖处长想了好一会,感觉自己发际线都要往上再移了,也没想出什么好法子来,内心不禁有些烦躁。 好在他还是注意影响的,知道这是什么地儿,说话间压低了声音,连不远处电视台的拍摄人员都没听到这话。 “这不是病根。” 陆坤眼角跳了跳,虽然知道肖处长是好心,但陆坤还是摇摇头解释道。 村子贫穷的症结并不全在于村民孩子多这方面,而在于村子所处的位置,所具备的资源,实在是太差。 “肖处长,你觉得村民们家家户户都只有一个孩子,村民们就能富裕起来,过上好日子吗?”陆坤突兀地问了一句。 肖处长愣了一下,细细沉思了一会儿,摇摇头。 村子的物产,即便是每户村民都只要一个孩子,也未必就能过上好日子。 “可......” “我知道你想说啥。” 陆坤弹了弹指间香烟的烟灰,摇摇头道,“如果村里家家户户都只有一个孩子,他们的生活的确会好上一些,但这是治标不治本。“ 村民未必就不知道孩子越多,眼下生活越艰难的道理。但想改变家庭和村子的命运,多生却是其中一个最靠谱的办法。 想要改变命运,异想天开地“等”、“靠”,是没有前途的。 眼下孩子多,虽然生活艰难,但一个家庭,只要把这最艰难的几年熬过去,好日子就要来了。 别的不说,单说这赵四一家,栓子明年小学毕业出去闯荡,就能帮补家里,家庭经济情况立马好转。 用不了两年,栓子在外边站稳脚跟,把弟弟柱子也给拉扯出去,这个家庭立马就脱贫了,说不定还能把两个妹妹与幺弟给培养成才。 这几乎算得上是最靠谱的脱贫办法了,虽然前期生存压力的确是大了点。 但换个角度想想,如果村里每家每户都只有一个孩子,他们脱贫的路子在哪里?这种偏僻且自然资源匮乏、交通不便的村子,单靠村子里的物产是不可能脱贫的。 想要通过读书改命,教育资源与个人资质先不说,就是教育花费,也不是窝在山村里刨食的一对夫妻能够供得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