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忠良之辈-《伐清1652》
第(2/3)页
然后,英明神武,宽宏大量的大明秦王孙可望,慷慨大义,不计前嫌,一番交心长谈便安抚好了地方土司,不仅安全救回了世子孙征淇,还解救了沦落为奴的百姓,可谓“一举三得”。
只是,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那个穿着不知道什么动物皮毛做成的棕黄色大氅的高大男子,居然直接推开了手下士兵围成的防御阵型,径直朝着孙可望的方向跑了过来,然后在张虎的马下轰然跪下,俯首叩头道:
“真州冉氏六子,冉珍,拜见大明秦王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此时此刻,一身疲惫,心中还在盘算着自己该说些什么,才能在不经意间露出王霸之气的孙可望登时便是目瞪口呆。
这是在搞什么啊?这是什么情况啊?难不成还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打了自家人?
因为冉氏乃是真州四大土司家族之一,虽说真州司已经在播州之乱后因为带路之功,改土归流了。但实际上,这个地区原本的四大土司家族,依旧是根深蒂固,手眼通天。
明末以来,随着各地叛乱不断,中央权威瓦解,各地的土司实际上又成了不受朝廷约束,各自独立的小王国。
而此时,不止是孙可望,便是在云南和无数大小土司交过手的张虎和众将士,也是一时惊愕,疑惑不解。
“这么说,冉卿这是一心报国,冒死防清,以至于和世子产生了误会?”孙可望看着冉珍脸上那道骇人的伤疤,微微挑眉,勉力笑道。
一番交谈之后,孙可望已经大致了解了情况。
说到底,孙征淇还是太年轻,遇上这种口齿伶俐,诡计多端的土司头目,什么该说的,不该说的,都已经被套完出来了。
这孩子,勇气是有的,良心也是有的,可凭着一腔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热血,在这个乱世,是做不成事情的。
虽说川黔土司兵悍勇善战,但若是披坚执锐,策马对抗,哪里会被抓为人质?可是这孩子居然直接下马对峙,那不是直接白送了吗?
“殿下,臣是大明的子民,世受君恩,守土抗清乃是臣的职责所在!”冉珍拱手抱拳,侃侃而谈,俨然就是早有准备:
“真州自古民风淳朴,冉家子弟皆是忠良死节之辈,如今国破家亡,时局混乱,我等哪敢松懈,轻信任何人?实在是担心有歹人冒充世子胡作非为,欲行不轨,更害怕那是清军奸细,故才出此下策,以防万一。
故此,当臣知晓世子乃是真的世子之后,便选择在此视野开阔之地扎营,以便大军寻来。非是臣不敬殿下,乃是臣从未见过殿下天容,更不晓得殿下来了此地,一时惊骇欲死,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这厮应该是念过书的,而且常年和地方官府的那些读书人打交道,不然不会一说起话来便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还文绉绉的。
在张虎不可置信的眼神下,冉珍继续娓娓道来:
“但臣转念一想,臣收留难民,提防清兵,所作所为虽然鲁莽幼稚,可皆是为国为民,殿下英明神武,明察秋毫,必然是会给臣一个公正处理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