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我也不勉强了,你以后要常回来看看我们这些基层的老同事。” “一定会的。” “韩镇长这几天在外地培训,还得有些日子才能回来,你是他的秘书,走之前给他打个电话说一声。” “好。” 吴道和韩思明的关系很微妙,二人相互之间其实都看着不顺眼,但在表面上还要装作一团和气。吴道和同事们道别的时候,韩思明刚好在外地参加培训,这让吴道如释重负。韩思明虽然人不在,但不管是出于工作关系,还是为了礼貌,还是要打电话说一声,更何况和胡学山道别时,后者还特意嘱咐了这件事,于是吴道给韩思明拨打电话说了离开河城镇去读研究生的事情,说话时内心还有些忐忑。韩思明说: “小吴,你在咱们河城镇只有一年时间,但是能力有目共睹,就是性格太内向了,不合群,以后读研究生,要多和人交交朋友。欢迎你以后再回镇里来。” 韩思明的话,还让吴道多少有些感动,第一次觉得这个和自己在一个套间办公的领导并不是那么可怕、那么不近人情。他对韩思明说: “韩镇长,谢谢您对我说了这么多,我会记住的。” 吴道和其他领导和同事道别时,几乎每个人都夸奖他能力强,给河城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大家会铭记于心,人们说的最多的是,如果将来发达了,不要忘了大家。全镇只有副镇长于映的话让吴道感到是发自肺腑的,也久久不能忘怀: “小吴,祝贺你考上了研究生,就要离开河城镇政府了。我很羡慕你,如果我像你这么年轻,我也会去考研究生,就算不考研,也要离开这里到外面去闯一闯。当年我本来是在学校里当老师,一个偶然的机会调到了镇里。那时候我还很高兴,觉得自己终于不用当孩子王了,可以到政府里干出一番大作为。后来才发现,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在镇里,不是你想去做事情就能做得了的,到头来一辈子碌碌无为,在外人看来是领导,实际上什么都不是,想干的事情一件都没干成。如今想来,我还不如一直在学校里当老师,虽然做不成大事,但至少还能教书育人,做的都是实事,不像这里,什么都是虚的。再过两年我就五十岁了,到时候就申请单列,不上班了,回家种种花、练练字,一辈子就这样了。你研究生毕业的时候,不要再回县里了,要是还想进政府上班,就往上面去,到省里去,到北京去。不过,要我说,你真的不适合在机关里上班,最好还是当老师,就算不能留在大学里当老师,当个中学老师也不错,人际关系好处理,不像机关里这么复杂。古人讲究学而优则仕,那是因为那时候的读书人没有别的出路,只能参加科举考试去当官,现在的路很多,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这一辈子才算没白活。” “我都记住了,谢谢您。”吴道说。 七月最后一个工作日,下午下班后,吴道回到宿舍里,拿上行李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河城镇政府。没有人注意到他的离开,门卫也只当他是下班回家。他突然想起了徐志摩《再别康桥》里的诗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他一向并不喜欢徐志摩的作品,尤其厌恶他的为人,如今却觉得这几句诗非常传神,恰到好处地描绘了自己的来去空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