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吴道打开菜单,翻了几页,发现这家酒店菜品的价格比外面要高得多,很多菜的名字是他从来没见过的。他是不讲究饮食的,便点了炒牛肚和地三鲜两个常见的菜,之后就把菜单给了胡学山。胡学山说: “就点这两个菜吗?” “点这两个就够了。我很少在酒店里吃饭,也想不出来再点什么了,还是你们点吧。”吴道说。 “吴老师点的都是这种家常菜,是要给我们省钱吗?平时很少在酒店里吃饭,今天就应该点几个好菜才对。”张春梅说。 “不是啊,我觉得这两个菜就很好啊。”吴道说。 “我看就这样,要葱烧海参、白扒四宝、糖醋鲤鱼、四喜丸子、芙蓉鸡片、油焖大虾、一品豆腐、乌鱼蛋汤。”胡学山把菜单给了张春梅说,“春梅,你再点上几个。” “要拔丝山药、诗礼银杏、宫保鸡丁,再要一个清汤银耳。”张春梅说。 “这是几个菜了?”胡学山说。 “一共是十四个菜了。”服务员说。 “十四不吉利,小刘再点两个,十六个菜正好。”胡学山说。 “就再炒两盘蔬菜吧,一个景芝小炒,一个清炒菜花。”小刘说。 “这里还送水果拼盘吗?”胡学山对服务员说。 “送。”服务员说。 “那就好。”胡学山又对吴道说,“吴老师,要喝点什么酒?白的、红的还是啤的?” “就不喝酒了吧,我现在不喝酒了。”吴道说。 “你的酒量我是知道的,以前在河城镇上班时,你就没少喝酒。我记得,那一次去西北,我们都喝了不少。”胡学山说。 “我也记得,那时候你就和小刘岁数差不多大。我本来以为你不会喝酒,没想到酒量还挺大。文人嘛,都爱喝点酒。”张春梅说。 “这个酒店就有西北的酒,要不要来一杯尝尝?”胡学山说。 吴道想起六年前那一次西北之行,听说这里有西北的酒,突然真的想喝一杯了,就说: “那就喝一点吧,提前说好,只喝一杯。” “那就先拿两瓶西北的特曲吧。快点上菜。”胡学山对服务员说。 服务员说声“好”,转身离去。小刘给每个人倒了茶。胡学山对吴道说: “吴老师是我们河城镇和齐城县的人才,是大忙人,没有事我们是不敢轻易打扰的。我和春梅都有点私事要麻烦你。” “我能帮忙的,肯定会帮的。只不过,我只是一个人微言轻的普通老师,能有什么事情帮得上两位领导呢?”吴道说。 胡学山对吴道说:“说来话长,吴老师,你是不知道,现在的干部越来越难干,要有能力、有业绩,还要有学历,少一样都不行。我原本是师范毕业,也就是中专学历,后来在党校拿的大专。大专学历还是太低了,我就报名了农大的在职研究生。 这个研究生就是个幌子,也不用每天上课,一年去几次就行。但眼下却有一个难题,农大的研究生虽说没什么含金量,但也要有毕业论文才行,没有论文就不能毕业,我哪会写论文?没办法,就让小刘帮我写了一篇,就写咱们镇里的农业。 要是别的导师还好说,糊弄一篇论文也就过去了,偏偏我那个导师还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小刘写好论文之后,我给导师看了,导师说我写的是工作总结,不是论文,这样的文章拿到答辩会上会丢他的脸,让我拿回来修改。 小刘改了两次,导师还是说不行。”又对小刘说,“小刘,你说是不是?” “是,我是真想把论文改好,可是水平不行啊。”小刘说。 “愁得我都睡不着觉,就想着到哪儿找一个人给我改一改论文,想来想去,也就只有你有这个水平了。你以前在咱们镇里可是出了名的能写,现在又是大学老师,肯定没问题。”胡学山对吴道说。 “写文章对吴老师就不是事,这我最清楚了。别人一个星期才能写完的文字材料,他几个小时就能写完,而且写得别人挑不出一点毛病来。换成别人,谁能有这个本事!”张春梅说。 “我是能写,可是也分什么内容,我是文学专业的,让我写文学论文,那我在行,可是胡镇长要写的是农业论文,我一点都不懂,再说也没有素材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吴道说。 “没有素材不要紧,我有啊。胡镇长的论文写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城镇的农业发展,这几十年的工作总结我都有,各种数据一应俱全。”小刘说。 正说着,服务员端了两盘菜上来。胡学山说: “菜上来了,咱们先喝点,就开始吃吧。”又对吴道说,“第一杯干了,后面就随意。” “好吧。”吴道说。 几个人碰了杯,胡学山、张春梅、吴道喝光了杯中的酒,小刘也喝光了水。喝完酒,胡学山让吴道第一个夹菜。吴道吃了几口菜,胡学山和张春梅也拿起了筷子夹菜,但并不急切。小刘最后一个拿起筷子。 吴道忽然很羡慕小刘,他想到,如果当年在河城镇上班时他会开车,出门的时候给领导当司机,也就不用喝那么多酒了。放下筷子,胡学山对吴道说: “论文的事情就拜托吴老师了。我这里有三张方州超市的购物卡,你拿去用,就当是润笔费了。事成之后,另有答谢。”说着,胡学山从口袋中拿出三张购物卡递给吴道。 吴道连忙说“不用”,但卡却已经放在了他的手里。胡学山握着他的手说: “拜托了,五月份就要答辩了,时间很紧张。这些是方联超市的购物卡,在全方州市都能用。” 吴道看了一眼购物卡,每张的面额都是一千元。方联超市是方州最大的超市,在方州市区和下属各个县都有门店,胡学山给自己的购物卡的确在全方州市都可以用。 吴道在河城镇上班时就知道,镇里每年都会买一些超市的购物卡用来送人,同时也会有很多外面的人给镇里的领导送购物卡。这三张购物卡的来源不得而知,但绝对不会是胡学山自己买的。 吴道有心要还给胡学山,却又不知如何拒绝,又想起几年来河城镇给自己寄了不少东西,它们都是胡学山让人寄的,不如就借这个机会还了人情吧,于是说: “每个专业的论文都是相通的,文学专业有文学史,农业也有农业史,我听刚才小刘说的,胡镇长的论文写的应该是农业发展史。小刘把文章和素材都给我,我看着改改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