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追杀(3)-《章献明肃皇太后》
第(2/3)页
赵恒不会忘记伯父的儿子赵得昭自杀身亡的惨剧,那一年赵恒11岁。
赵恒出生后得伯父赵匡胤宠爱,一段时间生活在伯父府邸之中;赵得昭在赵恒心目中十分的靓丽、和善,可就是这样一个即将登基做皇上的堂哥却死于非命。
赵得昭的死与父皇赵光义不无关系,赵恒当时就这么想。
赵德昭的母亲是宋太祖的原配贺夫人,赵德昭从小就聪明伶俐深得宋太祖喜爱;十二岁按照前朝惯例皇子出阁要封王。
但宋太祖考虑到弟弟赵光义早年与自己一同参与陈桥兵变,大宋建国不久又担任开封尹;与宰相赵普同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为了照顾弟弟的情感,为了大宋的安定;宋太祖没有给儿子封王只给一个贵州防御使的职衔。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赵德昭年纪渐渐懂事;封爵也越来越高。
开宝六年时赵德昭被封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除了少了一个王爵,赵得昭的地位与皇叔赵光义已经无二。
赵得昭的位高权极,自然会引起赵光义的警觉;赵光义早就有夺嫡自立的野心,不会甘心自己经营多年的权力与地位被他人夺走;于是布局谋划害死兄长。
开宝九年宋太祖下令北伐,心腹大将都被派往太原攻打北汉;赵光义跟太监王继恩、宫女蓝采和、御医程德玄合谋害死赵匡胤。
赵光义称帝为了安抚人心,对宋太祖的两个儿子继续称皇子;事实上赵光义对几个侄子一直就不放心,尤其是对大侄子赵德昭。
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公元979年,宋太宗在称帝不久就发动了对北汉的灭国战争。
战争一开始进展十分顺利,赵光义似乎已经看到自己独坐天下的愿景;但事态在关键时刻发生了360度的大转弯,辽军奋起反击,宋军狼狈而逃;宋太宗抢得一辆驴车才捡了一条性命。
赵光义的失败使咎由自取,用自己拳头捅了自己的眼窝。
本来宋军在灭掉北汉后,朝廷应该按照约定犒赏三军胜利班师。
可是,毫无军事经验的宋太宗品尝到灭亡北汉的胜利果实信心爆棚;竟下令继续攻打辽国。
辽国和北汉根本就不在一个格次上,北汉不过盘踞山西的一个割据政权地盘小兵马少。
辽国是却是幅员辽阔,光骑兵就有百万之众;更何况辽景宗耶律贤注重汉族文化的学习和研究颇知孙子兵法,宋太宗执意北伐只能是拿鸡蛋碰石头。
果不其然,宋军在包围了幽州城后被辽军的反包围杀得落花流水;宋太宗身中箭镞化装成老百姓逃窜。
溃败的宋军聚拢起来后,将领们找不到皇帝;一些宋太祖的心腹将领就提议三军不可一日无主,皇帝可能死在乱军之中;赵德昭乃先帝嫡子不如就由他为三军之主。
于是,当天晚上赵得昭就在军营中举行了简单的登基仪式;但第二天天亮后宋太宗乘着驴车回来了。
这下就尴尬了,若是赵德昭很强势的话应该将宋太宗抓起来;说赵光义坑死三军不配为君,或者宣称自己有什么父皇遗诏叔叔是害死了父亲等等伪命题而致赵光义于死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