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生计(4)-《章献明肃皇太后》
第(2/3)页
其他如广备桥位于通往重要驿站“陈桥驿”的要道之上;蔡市桥位于通往重镇封丘的要道之上等。
城区之内许多桥梁附近还成了城内的闹市区或商业中心,如从州桥向南到朱雀门外的龙津桥一带是全城著名的商业区,闻名遐迩的“州桥夜市”就位于该处。
汴河东水门外的虹桥一带,堪称东京城的东大门户;大相国寺前的相国寺桥处,其实是深入城区的一处汴河港口;或者可以说是东京城内的一处大型货物中转站。
遍布东京城内众多的佛教寺院中,以相国寺、开宝寺、天清寺、太平兴国寺最为著名,号称东京四大寺院。
刘敏讲述到这里兴趣盎然道:“汴京城有这么多的城门、城墙、河流、桥梁、酒楼、闹市,即便久居京城的人也不一定将真个城内的景观转悠完毕,我们的车马滑竿行就是为看景观的人提供服务的!”
李沆听刘敏滔滔不绝地将汴梁城的景致、街市、内城外城、桥梁、河流介绍一番,禁不住看向她道:“毋公子咋就对汴梁城如此的熟悉和了解,老夫一大把年纪了也只是个一知半解!”
刘敏讪讪而笑,道:“处处留心皆学问,小可为了兴办车马滑竿行;拿出半年时间对汴梁城里城外进行了考察,才得出这些节点来!”
李沆扬声大笑,忽又说道:“看样子毋公子才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人!”
李沆说到这里,脑子里不禁灵光一闪,凝视着刘敏心道:“如果让这个小子给老夫做书童那才是最为理想!”
李沆心中如此想,可就是说不出口来;赵恒瞥了李沆一眼不无揶揄道:“老师是不是对毋文攴仁兄有了想法?该诉你,毋兄长是干大事的人不可能由你任马长缰!”
李沆似乎听出赵恒话中有话,笑声呵呵道:“三皇子说什么话,老夫哪敢对毋公子有非份之想,只是觉得如此精到的观察能力跟他的实际年龄有些不甚相符!”
刘敏正向回答李沆的话,却见赵恒已经抢了话头道:“老师此言差矣,志大不在年高迈,甘罗十二做宰相;毋公子比甘罗年纪大;这点才情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赵恒说着突然收不住口地炫耀起来,道:“毋公子不光学富五车、满腹经纶,还是一个精明的郎中,沈婆婆的瞎眼病就是他给治好的!”
刘敏见自己给赵恒讲的私房话全让他给抖落出来,慌得不停地拿眼睛等他。
刘敏知道,人狂没好事,狗狂挨砖头这句市井俚语。
更熟知三国志·魏·李康《运命论》里面的论述——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前鉴不远,覆车继轨。
这句话告诉人们,不能太标新立异太突出自己;虽然自身很优秀但必须学会适应环境、审时度势。
不可清高自傲、一意孤行、我行我素;应虚怀若谷,团结同事,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大家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样,才能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
话又说回来,治世和混乱都是时运;贫穷和显达都是天命,富贵和卑贱都是际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