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烧心(1)-《章献明肃皇太后》
第(2/3)页
十七岁时反叛宋朝的野心已经跃跃欲试,带领100死士赶往西南松潘地区妄图扩充实力;但被刘敏和卢成玉的狙击战打了个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李继迁灰溜溜逃回银州平夏城,跟堂兄李继捧争夺部族内部的统治权。
李继捧归顺宋朝后,李继迁却在参谋长张浦的谋划下;率众逃到地斤泽。
“地斤泽”,一听这名字内地人便觉寒碜;但确是块风水宝地。
地斤泽又名铁斤泽,在如今的内蒙古伊克昭盟巴彦诺尔;南距夏州(今陕西靖边北白城子)3百里,有水草,便畜牧。
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李继迁不愿入宋为质;抗宋自立后与亲信用计谋逃匿其中,一天天强大起来。
与其说李继迁在地斤泽强大,还不如说是与宋太宗的臭棋篓子有关。
宋太宗赵光义同志当皇帝有点理不直气不壮,因此更注重名声面子;必须得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二哥不差啥。
志大才疏、不自量力的三胖还把自己比拟为唐朝的李二世民李同志,雄心勃勃地想北谋契丹西取党项;做出点丰功伟业来证明自己的本领。
太平兴国七年(982)三月,夏州李继捧因为内讧的原因入朝;被赵光义视为上天赐给他的机会顺水推舟答应李继捧的献地请求,准备强迫李氏家族全部迁徙到京城来;不战而屈人之兵地将党项人统领的银夏五洲纳入宋朝的版图,没想到蹦出一个李继迁来。
李继迁是夏州府主大王李继捧再有一代就出五服的兄弟,在宋太宗赵光义眼中根本挂不上号。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愣是成了赵家天子的心腹大患。
出走地斤泽的李继迁拉起了抗宋自立的大旗,赵光义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毕竟夏州的正统嫡枝李继捧都顺服了,你一个旁支末叶的凭啥子蹦达啊!
赵光义派尹宪和曹光实处理夏州事宜,雍熙元年(984)九月,尹宪、曹光实夜袭地斤泽斩首五百,烧毁帐篷四百余;还俘虏了李继迁的母亲和老婆,打得李继迁仅以身免狼狈逃窜。
出人意料的是,李继迁竟然又翻过身来卖身蕃部豪强;娶豪酋之女重新聚集力量。
从这个层面讲,可以看出李继迁家族在西部的群众基础是多么的深厚。
然而赵光义依旧漫不经心,并不觉得李继迁能蹦达出什么。
雍熙二年(985)李继迁诈降伏杀曹光实后又在浊轮川被王诜、李继隆击败,再次亡命天涯的李继迁就去抱契丹人的大腿。
雍熙三年(986),李继迁向契丹称臣请婚;接受契丹人的官职扶持,肆无忌惮的侵扰宋国边界;赵光义才发现李继迁真的不可小觑!
形势比人强,赵光义同志只好改变对夏策略;从高压威服到以夷制夷。
端拱元年(988)五月,以夏州的正主李继捧复镇夏州赐名赵保忠;希望李继捧能够收拾李继迁。
毕竟李继捧比李继迁更名正言顺,表面上看,李继捧也比李继迁好对付。
然而赵光义没想到的是,李继迁羽翼已成;如何还能服李继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