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北地(7)-《章献明肃皇太后》


    第(3/3)页

    伍连德7岁时进入英国人设立的槟榔屿公学接受10年制教育,从小就刻苦学习成绩非常优异。17岁获得女王奖学金赴英国读书,在大考中获得“基本学者”的名衔,包揽学院几乎所有的奖学金和奖章。

    游学欧洲期间,伍连德先后在英国圣玛丽医院、利物浦热带病学院、德国哈勒大学卫生学院、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从事研究,曾师从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梅奇尼可夫和霍普金斯。

    1903年,伍连德以有关破伤风菌的学术论文出色地通过了剑桥大学博士考试后被授予医学博士学位。

    在获得博士学位后,伍连德没有想着在英国领取高薪过惬意生活;而是回到了出生地槟榔屿,在那里开了个私人诊所;积极参加华侨社会服务致力于社会改革,如反对吸毒和赌博。

    但伍连德觉得始终不满足,1907年,伍连德应清朝直隶总督袁世凯聘请;出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东北地区发生的鼠疫和霍乱就是在伍连德的主持下得到控制的。

    刘敏在前面给赵元佐他们讲述过匈奴制造的出血热,但出血热和鼠疫还是两码事。

    确切的讲,出血热应是汉坦病毒,这种疾病主要是病毒感染导致,老鼠可以作为传染源。

    鼠疫是借助跳蚤进行传播的一种传染病,两者的致病毒菌也是有区别,所以说出血热不是鼠疫。汉坦病毒所引起的疾病与鼠疫不同。

    虽然两类疾病的主要传染源皆为鼠类,但是由于其发病表现、实验室检查、预后以及病死率等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故而两类疾病不可以一概而论。

    鼠疫由于其高病死率及传染性,与霍乱同属于甲类传染病,而汉坦病毒所引起的流行性出血热仅属乙类传染病。并且鼠疫由于各自主要症状不同,可以分为腺、肺、败血及轻型四种临床分型,以发热寒颤为主要表现,甚则出现中枢性的呕吐。

    而汉坦病毒所引起的肾综合症出血热所具有的肾功能损害等表现,并不是鼠疫所必须具有的。

    汉坦病的传播途径有四种:一是直接接触或经皮入血:患者被带病毒的虫媒叮咬或被带病毒的鼠类咬伤,病毒直接经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

    二是呼吸道传播:含有病毒的各种分泌物、排泄物随尘埃形成气溶胶,经呼吸道黏膜侵入机体。

    三是消化道传播:患者可因进食受污染的食物而发病。

    四是胎盘传播:病毒可经胎盘垂直传播,造成流产或死胎。

    鼠疫的传播主要有三种途径:1.动物和人之间的传播:也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当鼠蚤叮咬生病的老鼠之后再叮咬人就会把病菌传染给被叮咬的人。蚤类本身就含有病菌,可以通过抓痒导致的皮肤伤口来侵入人体。

    2.经皮肤的传播:少数可以因为直接接触患者的痰液、脓液或生病动物的皮、血、肉,经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传染。

    3.呼吸道的飞沫传播:主要见于肺鼠疫的患者,他们的痰里面含有鼠疫耶尔森菌,可以通过呼吸道的飞沫传播。

    刘敏将她在后世学得的医疗知识回味一阵,才回答赵元佐的问题:“口罩就是给鼻子和嘴巴上遮罩上一块布用来防止空气中有毒气息!”

    “这个容易!”呼延瑾儿不以为然道:“小妹很快就能做出两只来,崇哥哥一只,瑾儿一只!”

    呼延瑾儿说着,便将自己一块丝帕从中间撕开来分成两条,一条罩在自己鼻子和嘴巴上;一条罩在赵元佐的鼻子嘴巴上。。

    刘敏对呼延瑾儿的聪明机智连声称道,让卢成玉数人全都仿照呼延瑾儿那样用丝巾、布帕将鼻子嘴巴遮罩起来。

    卢成玉数人如法炮制。刘敏见大家都用丝巾抑或布帕作为口罩将鼻子和嘴巴遮掩起来;也用一只丝巾遮罩了自己的嘴巴道:“现在我们可以去那边看望聚集的乡亲们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