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打开新局面的一节课(第1更)-《朕的江山有点儿坑》


    第(3/3)页

    夏季气温高,太阳光强,地面的水蒸发的就快,云层凝聚水蒸气的速度也快,所以暴雨常常发生在夏季。而春秋时节,水气蒸发的慢,因此常常是小雨…………”

    唐文远向大家阐述了下雨的过程,只不过他们并不是一下子就能理解的。

    很多东西,你必须看见了,才能够理解。

    不多时,小狗子便把唐文远要的东西拿了过来。

    唐文远本想用热水来做实验,但是考虑到大家的理解能力,便又吩咐小狗子去拿了蜡烛。

    先是将水倒入玻璃杯内,而后往里面扔了一颗石子,“现在我们假设这颗小石子就是长安城。”

    唐文远让人用木条将玻璃杯夹在空中,用银碗将玻璃杯口盖住。

    在玻璃杯底点燃蜡烛。

    随着温度的升高,不一会儿整个玻璃杯就变的模糊起来。

    “诸位爱卿看仔细了。”

    众人点点头,只见唐文远拿了些冰块放在银碗内。

    渐渐地,杯壁上开始出现一粒一粒的小水珠,不一会儿的功夫,这些水珠便顺着杯壁往下流淌。又过了一会儿,偶尔会有几滴水滴下去。

    “现在大家明白为什么会下雨了吧?如果是冬季,天空中气温低,这些水蒸气便会直接变成雪。如果是气温忽然之间大降,水蒸气便会直接变成冰雹,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匪夷所思,实在是匪夷所思……”

    “陛下,如果下雨是这样形成的,那么大旱的原因是不是因为当地的水少而造成的?又或者,长年温度低,地面水无法蒸发?”

    “这个……和气温低关系不大。干旱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气候因素,比如长年不下雨,人为因素,当地人为造成的水资源浪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树木少也会造成干旱。”

    “那微臣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把大量的冰块放到云层上,可以人为的控制下雨?”

    “年轻就是四维活跃,孙大人这个设想非常好。你提出的这种做法叫人工降雨,理论上是可行的。就是实施起来,非常有难度,希望以后我们文朝可以有这种技术吧。

    孙大人,朕要成立一个科学研究部,不知道孙大人有没有兴趣来当个主管啊?”

    “微臣求之不得,谢主隆恩。”

    此人名为孙研,是大学士的得意弟子,今年才二十四岁。

    而唐文远现在正是需要这种能够举一反三,具有发散思维的人。

    古代人缺的是聪明智慧吗?并不是,他们缺的是创新思维,以及可供他们去思考的先进知识。。

    封建社会最大的有利条件就在于,当皇帝提出一个设想,他们可以举全民之力去实现这个设想。

    这是3000字章节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