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此话当真-《我在唐朝玩文娱》
第(2/3)页
皇帝的朝堂,那不是随便什么人想见就见的。
“爷爷,你别着急嘛,我说的办法当然是有可能的嘛。”
杨简看着许耕,止住了爷爷的的。
“噢,小兄弟有话但说无妨。”
李白一看对方小小年纪竟然猜中了自己的心思,脸上也是顿时赧然。
他的确想谒见当今圣上都快要想出神经病来了,但是,他来到京城多日,拜谒了许多的权贵高门,却苦等多日,毫无门路。
只是,眼前的这个小娃娃能有办法让自己见到当今的圣上?
“是这样的,太白叔叔,大唐帝国的子民都知道,皇帝陛下爱才若渴,但凡有才华的人见到皇帝陛下的机会就会大的多。”
杨简努力回忆历史书上的李隆基。
“那也不见得。”
李白心里翻了一百个白眼,他李白的才华还不够大吗?从巴蜀盆地,到浩浩江南,他的诗名早已传遍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太白叔叔不要着急,我知道太白叔叔的诗名很大,但是,你想想,你的诗名只是在巴蜀一地,或者江南,但是,在天子的脚下,却并不一定就能能超过眼下那些有名的大神,对不对?比如王维,孟浩然,王昌龄等前辈,对不对?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几位前辈为什么就能够得到皇帝的赏识呢?”
杨简想起日前所见的这几位男神,说道。
“为什么?”
李太白眉头始终紧锁。
“因为他们最先暴得大名的地方是在长安!”
杨简为李白分析道。
“长安?”
李白似乎觉得眼前的小孩就快要说到点子上了。
“是的,这几位男神前辈发籍地都在长安,而长安是哪里?长安是天子脚下啊,是距离天子最近的地方,他们的每一次大作传出,皇帝陛下都有可能第一时间知晓,但是太白叔叔却远居巴蜀,后来又四处浪迹江湖,所写的诗作,等到传到京城的时候,热度都已经慢慢消减了,你说是不是?一首作品,如果热度一旦消减了下去,新鲜感也就失去了,也就失去了那种令人眼前一亮的惊艳之感。就算传到了皇帝陛下的耳朵里,也不会如当日诗歌出炉的第一时间那么效果震惊了。”
杨简努力运转着自己九岁的躯体里的二十五岁的才思和逻辑分析能力。
而这也是他从后世那些流量明星的身上顿悟出来的道理,他的前世之所以失败的那么迅速,就是因为没有流量啊,背后缺少了经纪团队的支持和运作,虽然发了几只单曲,但是,压根就没有任何宣传动作,压根就传不到听歌的人的耳朵里,而光靠选秀期间的那几个粉丝,又如何能够支持自己一直红下去?
而人的天生喜新厌旧心理,导致他原本的粉丝后来迟迟不见他有新的动作,也慢慢开始疏离,到最后变成了脱粉。
离开了粉丝拥趸的明星,就是一坨屎。
再臭,都不会被人闻到了。
娱乐圈多少旧人就是这样被风起云涌的新人给这样活活掩杀掉的啊。
就像眼前的李白,虽然他才高八斗,佳作如流,但是,他一直偏居异地,古代的交通通讯和传媒工具都极度落后,要想自己的作品传入皇帝的耳朵里,非有超持段很难办到。
而唯一的办法就是来京城。
在长安暴得大名,才有一线获得皇帝肯定的生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