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 笨港造船厂-《明海风云》
第(2/3)页
如此一来,反倒让洪门笨港学堂因此打出了不少名声,吸引了大明朝不少穷苦百姓人家拖家带口前来大元岛定居,倒是免去了齐三他们苦口婆心地招募工作,还为洪门带来了更多人口。
“现在一艘‘蛟龙式’海船的建造周期是多长时间,一艘‘杨帆式’海船的周期又是几何?”
李天养点了点头,脸上带着满意的神情,同时对于不解的东西不耻下问道。
“随着造船工艺的改进,咱们船厂建造一艘‘杨帆式’海船只要五到六个月时间,而一艘‘蛟龙式则不超过九个月时间。”
“若是出售给外人的简易版本的话,咱们的建造速度还要更快,至少提前一到两个月!”
杨志自豪地回答道,他敢保证,在他领导下的洪门三大造船厂,造船速度可以说是冠绝整个大明朝,至少就他了解,东方海域的之多造船厂,就没有能比得过他们的。
能有这样的造船速度,自然是多亏了杨志他们的努力,他们在仿制成功了“蛟龙式”、“杨帆式”海船以后,从来就没有懈怠过,依然对于这两款仿西式海船进行各种改进,从实践当真好寻找其中的缺点,同时对造船步骤进行细化分割,每样部件都尽可能地达到统一,使得构筑龙骨等步骤容易太多。
虽然因此对于原材料的成本支出多了一点,材料浪费更多,可是又因为可以让不通、粗通木工的劳力们参与进来,减少了木匠、船师们的工作强度,同样也节约了不少人力成本,各有各的好处。
“那这三座空闲下来的船坞,是不是因为没有活计啊?”
李天养指着三座空置下来的海船,疑惑地问道:“要上课没有活计的话,你完全可以打报告上去,我们本部那边可以下订单继续造船的!”
吕宋群岛一役,洪门赶跑了西班牙人,击败了颜郑一伙和自己的弟弟一派,可是杀敌一万自损八千,洪门二十三艘由“蛟龙式”、“杨帆式”组成的主力舰队也损失殆尽,最后能够平安返回洪门基隆镇的战船,不足五艘。
因此,此时洪门其实也是在休养生息,向养自己的三大造船厂采购来的大批的战船,弥补之前海战中的损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