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 丰收-《明海风云》


    第(2/3)页

    作为洪门的粮仓,笨港和笨港周边部族的粮食产出,可以说是占据了洪门总体产量的四成以上,而随着洪门这两年开始积极鼓励百姓们种植粮食,为洪门未来布局囤积庞大粮草,粮食种植更是在今岁达到了最高峰。

    按照今年农业局的统计,笨港今岁的各类粮食产出,差不多要占据整个洪门体系的半壁江山,达到差不多五成左右的产量,这个好消息对于笨港之外的百姓来说自己是一个惊诧的消息,而对于笨港本地的百姓们来说,却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消息。

    “局长,新赶制出来的脱粒机已经有一千余具了,是不是可以投入到销售当中?”

    农科院的研究人员,在对粮食产物做出研究的同时,也有对农作工具进行研究,为了应对越发紧张的人力缺失便新发明出来的脱粒机,交由商业下属作坊生产销售。

    “这点数量能做的什么事情,光是咱们笨港本地的人家户就超过三万余户了,更别说周边几个村落城镇和土著部族的需求,没有个五千具以上,根本无法满足百姓们的需要。”

    笨港农业局局长,年仅三十二岁的姚运通皱着眉头,不满意地说道。

    “给我带句话给商业局老陈,就说我说的,请他再多抽调一些能手出来,加班加点赶制这脱粒机,要是耽误了这农时的话,我们两家都不好交代。”

    “是!”

    跑腿的工作人员下去了,留下姚运通自己一个人黯然失神。

    作为地处平原地带的笨港来说,肥沃而辽阔的耕种土地固然是值得欣喜的事情,可是随之带来等劳动力缺口,却是从当年洪门开发笨港之初就存在的问题。

    根据每家每户人口的数量,如今笨港家家户户至少都有超过十五亩以上的土地,当年还有土著人跑来给百姓们干苦力、做劳工,工价便宜且数量繁多,现在可到好,人家也学会了种地,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种植收获自己的土地都来不及,谁还回舍本逐末地去给你打工。

    后来成立的农业合作社,集众人之力集体劳作固然解决了一部分劳动力问题,可依旧还是弥补不了庞大的劳力缺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