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压力沉重-《明海风云》


    第(2/3)页

    而后数次与明军的较量当中,双方之间互有损伤,但是总体而言还是以大清军队的损失更重一些,毕竟多尔衮的指挥风格,除非是到了图穷匕见、或是真正决战之时,他是很少会派出主力女真军队的。

    更多的,多尔衮主持军队,还是依托数量众多的汉军将士,以及二流的女真蒙古混合军队作为初期战斗的主力。

    几乎每每损失一名洪堂战士,就会有两到三名大清士兵的阵亡,从数字上来说,洪堂却是赚的。

    可是真的如此吗?

    洪堂军队除了何三江那几万名从农民军中拼杀出来的士兵们,实力和身手上要差上一些,其余的洪堂士兵和东江镇、琉球水师等其余部分的士兵们,哪一个不乌吴杰、肖秀荣他们这些将领们几年训练出来的老兵,每每损失一人起代价却是远远高于汉军朝鲜军人占据多数的大清军队。

    长此以往,在大清真正主力还没有出动的情况下,说不定洪堂这一支举整个团队之力三十余年多打造出来的所有力量,很可能会变成一支残废,然后被以逸待劳的大清睿亲王多尔衮趁机而下,让洪门遭受他们自建立团队以来,最大的挫败和损失。

    这本就是尚可喜他们这样的智将心中所担忧的事情,大清人毕竟本土作战,而且其底蕴还是比偏据海外的洪门强上太多了,在双方互有损失的情形下,最终趋于劣势等,必然红丝实力荷底蕴更差的洪门。

    为了这一次绝对不容有失的战争,吴杰他们实在是贡献出了所有的智慧和力量,几支参机处成员、吴杰肖秀荣他们这样的临战经验丰富大将等等,无一不在绞尽脑汁,整日里对着当前地图商议定计,每每按照战场前线汇报回来的战况,斥候千辛万苦所得到的突发状况,一次次修订着他们等计划书,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压力最大的,自然是身为主将和决断者的吴杰了,已经快五十高龄的吴杰原本保养不错,至少比起这个时代五十岁的汉人来说,却要年轻许多。

    早年就争强好胜,喜好武事的吴杰,到了这个年纪即便还保有几分斗志,怕也未必达到不辞千里走上前线的地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