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 天津卫-《明海风云》


    第(2/3)页

    于此同时,近在咫尺的天津卫那边,洪堂辽东军队主力部队,在吴杰亲自带领下,对天津卫这座海防重地,展开了凶猛的攻势。

    海面上洪堂舰队有十五艘战船,利用船上搭载的,远超过洪堂野战炮威力的重炮,肆无忌惮地对天津卫展开炮击。

    而在北面与西面城池,洪堂六万大军合理分布其间,与海上炮火配合默契,时而炮火覆盖城池、忽然城外冒出大量洪堂士兵,将天津卫中一万多将士耍得团团转。

    京师主帅堵胤锡已经很有见底,知道天津卫这个沿海重堡不容有失,愣是在天津卫中布置了两万士兵,故而才能在洪堂军队的凶猛攻势下,坚守半个多月。

    但是城中将士还未崩溃,这天津卫相差京师数筹的城防工事却是遭受不住摧残了,在洪堂舰队的炮火轰炸中,眼看着一天比一天残破,谁也不知道到底会在那哪一天的炮击中,轰然崩塌。

    明朝内阁自从财政宽松之后,对于火器的投入不可谓不大,放在以前都不会放置万斤红衣大炮的天津卫,现如今也都放置着五六门可以发射二十斤铁弹的红衣大炮。

    这些红衣大炮,大多来自于香山澳铸炮厂,随着洪堂打破了西方人技术封锁,制造出堪比西洋欧洲最先进的火炮之后,西洋人便放弃了对出售火器的限制。

    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观点,西洋人虽然明面上不敢对洪门露出丝毫敌意,但是暗底里却是各种小动作不断,只要能给洪门带来麻烦,又不会引火烧身的事情,他们西洋人都乐于伸一把手。

    如此以来,各种铁铸、铜铸红衣大炮便开始频繁出现在大明王朝的军队和城防之中,加上华夏民族本身就不笨的智慧,官方加大力度、投入人才仿造火炮也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更是让火炮再也不是西洋人和洪门的特有之物了。

    但是终归到底,大明朝早前数百年自己不重视所造成的落后,却不是如今几年十几年的努力所能追敢上的。

    别说洪门在这个时代堪称最先进的铸炮工艺,就是跟西洋葡萄牙人在香山澳所使用的,较为落后的铸炮技术相比,大明朝的铸炮技术都有不少差距。

    在先期一个礼拜左右发出自己的声音之后,后面这近十天时间里,天津卫城池上的火炮怒吼声,是越来越少,几近于无了。

    “轰!轰!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