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青苦笑道:“老将军息怒,李青少不更事,实在不是做将军的材料,老将军可还记得那赵括?李青与那赵括一样,都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 王翦面色古怪,突然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好小子,你竟然自比赵括,哈哈哈哈,有志气,有志气啊。” 李青懵了,怎么自比赵括还能叫做有志气呢? 王翦见李青满脸茫然之色,忍不住笑道:“李青,你可知道赵括是何许人?” 李青点了点头,将自己在历史书上了解的赵括大致的说了一遍。 “胡说八道,一派胡言。” 王翦听完,满脸不屑的说道,似乎对李青的话十分不满。 王翦说道:“老夫不知道你从谁口中了解赵括的,但是老夫可以肯定,你说的,不对,赵括,绝对是一个很强大的对手。” 李青满脸疑惑,王翦,居然说赵括是一个很强大的对手?可赵括不是输给了白起,导致赵国数十万精锐被白起坑杀,赵国从此一蹶不振,这一切,可都是因为赵括而起的啊。 王翦似乎看出了李青的想法,叹道:“你可知武安君白起一生未尝一败,即便是廉颇,武安君也并不放在眼里,但唯有长平之战,那是武安君唯一一次接近战败。” 接着,王翦为李青重新揭开了长平之战那片尘封的历史。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1年,秦国大将王齕攻占上党之后,秦国再次开启了对赵国的战争。 当时秦赵二国在长平展开了激烈的厮杀,赵国老将廉颇设下三道防线,死守长平,王齕久攻不下,这场战斗,一直打了三年,双方互有死伤。 表面上,双方是不分胜负,但实际上,如果一直耗下去,败亡的一定是赵国,因为赵国已经无粮了,三年时间,赵国耗去粮草无数,赵国的国力不及秦国,秦国可以耗下去,可赵国不行。 就在这样一个情况下,赵括临危受命,代替廉颇成为了赵国的主将。 赵括是一个很恐怖的年轻人,他的战术,在于一个攻字,赵括抵达长平后,一改廉颇在时设下的守势,而是采取了进攻,在他的带领下,赵国军队爆发了强大的战斗力,王齕将军三战三败,秦军连退四十里,方才挽住溃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