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铁手团-《大唐第一仵作》


    第(1/3)页

    「贪着护渠的银两,吃着纤户们的血汗,你竟然还能下令杀死那些穷苦的纤户,似你这等丧尽天良,心如蛇蝎的恶贼,人若不除,天必诛之,亏你上的堂来,大言不惭,恬不知耻,口口声声以朝廷命官自居,真是不知这世间有羞耻二字。」

    王周丝毫不敢反驳,只能任由狄仁杰责骂。

    狄仁杰怒从心中起,并一把打飞王周的官僕。

    「大人?」王周被这举动吓了一大跳。

    「你也配头戴官僕?你也配身穿这套官服,就是这张人皮,也不该披在你的身上。」狄仁杰冷道。

    「大人息怒,犯官还有下情回禀。」王周赶紧表态。

    「哼,你说的话,最好是我想听的,否则,明日清晨,我便奏禀皇帝,将你身送东市,顷刻间,便要尔悬首藁街。」狄仁杰道。

    「是,大人知道,大运河邗沟段,南起扬州,北至山阳,是朝廷北运的咽喉,归扬州漕运衙门管,为此朝廷每年都要下发几十万两护渠款,以及两岸纤户护漕饷十几万贯,可是自从漕运使杨九成大人到任之后,这笔护渠款,就再也没有用到护渠上。」王周回答道。

    「那这几十万两白银,是怎样开销的呢?」狄仁杰问道。

    「自然是杨大人自己做主留下了。」王周答道。

    「留下了?说的倒很轻巧,留下做什么?」

    「除了他自己扣下的那部分外,他将护渠银两分为打点费,照应费,招呼费,还有斡旋费等多种名目,这些款项除了供衙内官员吃喝玩乐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内外打点照应。」王周答道。

    「怎么个打点照应?」狄仁杰问道。

    「先说漕运使衙门内部,每年衙内上下数十名官吏,按照品秩高低,都能拿到一份养廉银。」王周也不再隐瞒。

    「养廉银,这个名字起的好啊,真可以说的上是无耻二字,明明是贪污,却说什么养廉,难道清廉要用朝廷的官银来养吗?」狄仁杰愤怒地骂道。

    「王周,你一年能拿多少养廉银啊?」狄仁杰问道。

    「小的一年,一年能拿两千余两。」王周回答道。

    「两千余两,好家伙是我这个凉州刺史官奉的十倍啊。」曾泰吃惊地长大了嘴巴。

    「难怪邗沟屡发覆船事件,原来护渠的款项,都被你们这帮蛀虫贪进了自己的腰包。」封可言也愤怒地大骂起来。

    「连一个小小的九品护漕,一年都能分两千两,就更不要说漕运使杨九成了,除了你们衙门内部的养廉银外,还有什么打点之处?」狄仁杰问道。

    「对外的打点叫做照应,上至刺史衙门的主管大吏,下至邗沟水域经过的山阳县,盱眙县,等十县的县令及各级官吏,都要照应到。」王周答道。

    「还有呢?」狄仁杰问道。

    「近些年来,朝廷多次派人下来巡河,每位巡河官员,都会收到一份礼金,具体数目不知,只知道这就是所谓的斡旋费。」王周回答道。

    「我说怎么每次工部派出的官员,回复的内容都是一般,说什么邗沟久塞大梗,将责任都推到两岸纤户身上,原来是他们收受了贿赂。」封可言怒道。

    「王周,我来问你,邗沟覆船的真实情况,究竟是怎么样的?」狄仁杰问道。

    「大人,真是怪事一件啊,只要是江淮盐铁转运使的盐船,行至邗沟必定翻覆,可其他船只经过却安然无恙。」王周回答道。

    「哦?」听到这些狄仁杰也是大吃一惊。

    「是啊,不仅是船毁人亡,就连船上装的食盐也奇异的失踪了,我们也曾多次与当地官府,前赴出事地点查察打捞,可却是一无所获,当时杨大人怀疑是两岸的纤户做贼

    ,于是抓了上千人,可是却查无实据,后来想了很多办法,事情依然还没改变。」王周继续解释道。

    「于是,你们无奈之下,将责任推到两岸的纤户身上,扣发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护漕饷,以致于引发民变,然而尔等不知体恤,却唆使官军镇压,这才导致方九等人进京告状,而此事又被你等得知,因此你得到杨九成的指使,率属下前来神都追杀。」狄仁杰分析道。

    「正是。」王周点头道。

    「水部郎中李翰前往扬州调查,是不是也接受了官银?他的死又是怎么回事?」狄仁杰问道。

    「这我李大人在扬州只住了十几天,便去了山阳县,是不是接受了贿银,小的就不得而知了,只是他曾到纤户家中查访,此事被杨九成大人得知,非常生气,后来邗沟再发覆船事件,李大人不知什么原因,上吊自尽了。」王周微微摇头道。

    得到王周的供词后,狄仁杰连夜行船,带着曾泰和封可言,以及他的钦差卫队悄然出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