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农村包围城市-《工业革命穿越指南》


    第(2/3)页

    此后几十年,国会和东印度公司之间不断争战,公司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永久性的设施,而国会则不放过任何机会来占用公司的财富而同时不使它获得更大的自主权。

    直到英法七年战争开始,一个公司即便再强大,也不可能和一个国家相抗衡。

    英格兰和法兰西人在印度马德拉斯的圣乔治堡打得头破血流,虽然最后东印度公司获得胜利,那也只是惨胜罢了。

    随着七年战争的胜利,1763年法兰西和英格兰签署了《巴黎条约》,其中就规定法兰西要把印度的大片附属割让给英格兰。

    国会获取了法兰西在印度的殖民地后,无论是国会还是王室都发现了不对劲儿,这辛辛苦苦打胜仗后获得的殖民地理应属于国会管辖,但是在东印度没有竟然没有一只属于国会和王室直辖的部队!

    以时任首相的老威廉·皮特的内阁大臣们和下议院领袖查理斯·汤森、查尔斯、罗金汉等人在对待东印度公司的问题上达成罕见的、一致的态度。

    他们认为,国会和王室需要对公司的管理和经济事务具有主权和最终控制的权力,公司为皇室代行皇室之主权,而不是为公司自己获得主权。

    所以推动了1773年《东印度公司法案》的诞生。

    虽然东印度公司在国会里的说客和公司股东的强烈反对,这个法令还是通过了,它被迫引入了实质性的政府控制。

    法案规定,公司统治的地区形式上纳入皇室管理下,但皇室将其主权以四万英镑的租金租给公司两年,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高级职务要由皇室指令的四人委员会来任命。

    表面上看起来貌似是公司吃了大亏,但实际上,自从国会和公司深度绑定后,东印度公司的贸易额逐年上升,众多商船得到了皇家海军的庇护,殖民地也执行了英格兰法律,把公司在印度之前统治的地区成功地纳入了大不列颠日不落帝国的版图。

    目前来看,除了对公司原先的股东有伤害,对公司和国会来讲,这是一件双赢的事儿。

    他把东印度公司法案的前因后果告诉了克里斯,不是无的放矢,他深思熟虑后觉得煤气灯对于城市的重要性远远大于个人。

    也就是说,如果煤气照明公司归属个人所有,那么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城市的每个灯杆上亮着的煤气灯都将支出一笔费用。

    他不是商人,没法预估出煤气灯的成本以及克里斯想要的价格。

    但是,作为一名政治家,他清楚,当一项发明可以改变人们生活的现状,这项发明必将成为人们的必需品。

    如果价格过高,这将会是一场灾难;而如果价格过于廉价,这也将会是一场灾难。

    人们对于轻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不会珍惜。

    “克里斯,我现在就可以向你保证,国会如果占有煤气照明公司40%的股权,你的煤气灯将在各个郡、市畅通无阻,而且你不用担心有人会抄袭你的专利,因为国会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同时,针对商业性的行为,按照过往惯例,你只需要向财政部缴纳一部分费用,就可以获得特许经营权。”

    克里斯并不怀疑查尔斯有促成这件事的能力,但他结合前因后果,再仔细琢磨了下查尔斯的建议,发现在他的建议里,自己占了很大的便宜。

    于是他提出了自己的疑虑。

    查尔斯轻笑两声,走向远处更僻静的地方,此时,台上已经换上了第三批舞女,不过现在两人都无暇关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