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这些问题-《官企》
第(2/3)页
远峰剖解了说:“这个公司虽然大。但老干部,就那些人。摸底后,对于家庭困难的,医药费,发生多少,报销多少。对于家境可以,日子目前过得去的,延缓报销。”
调查组的人在远峰做解释时,翻着记录本。远峰的话说完了后,调查组的人说:“老干部心中没有底啊。他们担心,哪一天,公司破产,他们的医药费报销不了。”
“这是不会发生的事。即使公司破产,优先解决的就是医药费问题。”
调查组逐条摆出问题。
关于一些中层管理者职位被调整,远峰也做了解释。因为,调查组的人有问、有问必答。
“我既然是远程公司的总经理,动一动中层人员的岗位,应该是权力中的事。我需要检讨的,可能是在调整这些同志职位时,思想工作没有做到位。
不敢说我日理万机。我没那么牛。但每天的工作量,确实很大。这家企业,在大家的眼中,快要不行了。确实,病入膏肓。
这么说吧。我睡觉的时候,经常夜里醒来,想到的就是第二天的一些事情,还有怎么样才能把这家公司带向美好的明天。”
说到这,口气中略显激动的远峰,脸上有了自嘲地一笑,说:“这样说了,自己都感觉高大上了。但我真的问心无愧,我希望远程公司尽快走出要破产的魔咒。”
“远峰同志。不要带着情绪。”调查组有人做了提醒。
“哦。是。”远峰立马承认这方面的错误。
郑晓海的脸上有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花可南始终低着头。他的面前也有笔记本,但没有做记录。他看的是生产安排计划调度什么的。他似乎对现在进行的话题不感兴趣。
毕竟,曾经当了那么多年的两办主任,什么样的场面没有见过。他知道这样的调查结果是什么。
他现在琢磨出来,与其关心没有什么结果的事,不如把手头的工作做好。赢得职工好感的,只有他现在手上应该做好的工作,没有其它。
接下来,调查组提及D品的事。
远峰也做了解释。
关于D品攻关这件事,在远程公司没有投入,研发人员消极。而独立出去后,生存的需要,被逼上梁山,置死地而后生。
调查组的三个人点头,他们似乎在情况通报之前,就有了统一的看法。
举报说D品在独立出去之前就已经研发出来,但没有可靠的证据支持。这个问题,也只能是先悬在这了。
关于举报那笔十万元,远峰告诉调查组,他手上有柏坚强写的借条,并不是股权书。也就是说,在鼎力双发公司最缺乏资金时,远峰把家中的存款借给新公司做启动资金。
这时,花可南抬起头。之前,他听说过有这事。但细节并不清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