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大哥,我挺你-《明朝第一弄臣》
第(2/3)页
这次朝会之前的商议,谢宏却是没避着刘瑾,因为这家伙在王岳闯宫的事件中,证明了自己的忠诚,并且这次也不涉及什么核心机密……好吧,其实谢宏主要还是怕正德忘了词儿,现场得有个提醒的。
虽然因为计划中并没有完全扳倒王岳的筹算,刘瑾对谢宏做出的放置不是很心服,可对计划的其余部分,刘瑾还是很惊叹的,他不知叩谢宏到底有何深意,可至少,他亲眼看到了,朝臣们的气势完全被打倒了,以至于谢迁主动提出退朝,挂出了免战牌
那可是谢年夜学士,就算房子着了火,他都要唠叨完才去出亡的人物,居然主动提出退朝了,是如何神奇,那也不为过
可眼见着圆满收官,正德却不依不饶起来,刘瑾有了预感,万岁爷又要出状况了,否则……剧本里没有这段
朝臣自然更郁闷了,被压制了一个上午,只能应声,不克不及辩驳,这垂拱而治的滋味确实不咋好受,否则谢迁也不会主动提出散朝。
眼见着正德还是不罢休,众人都怒了,以前皇上垂拱的时候,咱们还是给挂免战牌的权力。今天风水倒转,占了上风,咋就这么不讲事理呢?咱们认栽了还不罢休,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于是,众人憋足了劲头,等着正德话,如果是什么太过荒诞的主意,那皇上就等着瞧吧
“锦衣卫指挥同知谢宏处事得力,忠心耿耿,朕要加以封赏,嗯,就封他为镇海伯好了。”
“陛下万万不成”憋了一个上午,张升终于哭出来了,这旨意要荒唐还真算不上,至少比让谢宏当顺天府尹合情理。
按事理,勋赏这工具原本就是随皇帝心情的,以谢宏的圣眷,封个伯爵虽然轻率了点,可以这两个月的所见,其实还真就算不得什么。
张升也是憋足了劲要哭罢了,趴下之后才觉否决理由不充沛,若是以往倒也简单,搬出祖制,哪管上面到底什么了,只要哭着否决,正德也奈何不了。
可今天情况不一样了,朝议的时候也得讲事理了,所以张尚书哭了半天,才搭搭憋出了几句词儿来,的也是些八股,是天子滥授恩赏,恐怕朝野内外不服,以至群情汹涌云云。
放在往日,这些词儿可能还有点用处,今天正德固然不会买账,任千般手段,他只是一句:“王岳真是很老了,该好好休息几年了吧?”
张升的哭声立止,其他人也都是无言。
好吧,归正不过一个伯爵罢了,放在开国那会儿,伯爵还算得上有点分量,可到了今天,年夜明的伯爵也就是那么回事。一个名号罢了,既然不会影响朝局,那就无关轻重了,也犯不上在今天跟皇上死磕。
却是这个名号引起了少数人的疑虑,镇海伯?年夜明禁海多年,镇哪子海呢?这是皇上的暗示,还是只是随口的?
疑虑归疑虑,终究也没人否决,于是,正德元年四月一日的朝会圆满的落下了帷幕,成了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依照谢宏事后的法,愚人节简直是个吉利的日子,尤其还是华夏本土的愚人节。
正德也跟他保有同样的观点。朝会一散,正德急仓促的换了衣服就出了宫,连饭都顾不上吃,就直接进了南镇抚司衙见到谢宏之后,更是兴奋,哇啦哇啦的了老半天,可见其兴奋,他对谢宏提出的愚人节的法也深以为然,甚至跃跃y试的想去颁旨。
这不睬智的行为固然被谢宏劝阻了。除收尾时,正德突奇想给他封了个伯爵,今天的朝议的进程基本都在他事先的预计之中。
前几天的事情让他和正德拿到了很多痛处,也受了点惊吓,事后固然是要捞取好处的。不过要捞什么好处,怎么捞,却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的。
谢宏不是政客身世,不动声进行谈判和妥协他是不会的,他教给正德的,自然也是野路子的体例。不过,在正确的策略面前,体例什么的都是浮云,朝臣们果然是疲于招架,最终也圆满达到了目的。
他们提出的要求看似不起眼,可日后很可能会起到决定的因素,至少皇庄和南镇抚司完全安乐了,没有任何漏可钻。除非朝臣要孤注一掷,否则,象顺天府这样的事情就不成能再生了,法理上的问题已经补全。
而正德以后出宫朝臣也没法限制,沟通也就顺畅了;另外,正德住在乾清宫确实很不便利,一来控制宫禁的是御马监,有平安隐患;二来乾清宫离慈宁宫不远,若是闹得消息年夜了,可能会惊动太后。
这些不起眼的好处容易到手,应用的时候还很舒服;可那些看起来很人的好处却是相反,难度很高,并且拿到之后还很烫手。
好比王岳的问题,扳倒一个王岳容易,可王岳那一派的人很多,想尽数驱除怕是有些难,文臣更不成能在御马监问题上退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