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老谋深算-《明朝第一弄臣》


    第(3/3)页

    六部四分五裂,都察院群龙无,麻烦原本就已经够多了,李东阳又怎么会在阁臣内部挑起纷争?何况,刘健乃是四朝元老,又岂是容易对的?一直以来,刘健的决策虽然有些过ji,可却远谈不上有什么过失,就算李东阳有心,也是无力的。

    对谢宏之事,没有好处风险还年夜,最关键的是难度还太高。正德对王岳的措置依然悬而未决,若是bi得紧了,很可能又会拿出来。另外,谢宏整日又躲在皇庄或者军器那样的禁地不出,这要怎么个对法?

    “老爷,珍宝斋人气虽高,可盈利却未必就多,不如等些日子看看再吧,您在这里犯愁也是枉然,没得还气坏了身子。何况,谢贼的算计也未必就周全,那二楼的台球不就是他疏忽了吗?”李福忧心自己老爷,便找了些借口相劝。

    “唉国事艰难,也只好尽力而为了。”李东阳深深的叹息了一声,拂袖而起。想了这么久,他却是真的琢磨出了几条计略,只是有些事他却是不便利出头。刘健任辅以来,颇有些志满意满,刚愎自用的作风远畴前,李东阳自是心知。

    在外朝万马齐喑的时候,如果李东阳以次辅的身份挑头出来,难免会引起刘健的疑虑。这种疑虑其实已经存在了,顺天府之事,按李东阳原本的策划调兵这一节是没有的,是刘健听了他的计划之后,强要加上的,固然是为了稳妥,可也未尝不是想与李东阳争主导权。

    结果,后来事情险些变得不成收拾,刘健也是羞恼不已,甚至有了孤注一掷的筹算,对刘年夜夏兵谏暗示都未曾决然拒绝,概因如此。

    事后事情虽然妥善解决,朝野中也隐隐有了议论,对刘辅的独断和莽撞都有很多非议,同时,对李东阳的沉稳谨慎却是多有赞誉。

    固然,碍于内阁的权威,没人敢当面,可作为辅,刘健的消息也是很灵通的,这些风声也传进了他的耳朵里。所以,内阁里虽然概况上一切如故,实则也是波澜暗涌的。

    所以,李东阳虽然想出了些眉目,可想要落实下去却是麻烦,暗自动作固然不成,除非不让刘健现,否则对方的疑虑只会更深;如畴前一般,召集重臣合议则更糟,那样的举动更像是明着抢风头,也许会让矛盾概况化都未可知。

    “唉”李东阳又是一声长叹,这一切都源自于谢宏的谋算。谁能想到,正德在朝堂上的轻轻退却,和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要求,竟然能牵一而动全身,致使这么多严重后果呢?

    那瘟神的名号还真是恰如其分,这人果然是沾边就不利。.。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