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如鱼得水,如虎添翼-《明朝第一弄臣》


    第(2/3)页

    术业有专攻这话确是不错的,只是在谢宏的陪同下,在候德坊转了一圈,唐伯虎就提出了包含结构、装饰、渲染在内的多项整改意见,每项意见都很有针对性,体现出了相当高的水准。

    先前唐伯虎却是也来过。不过想进候德坊,除要排队还得花钱,他来京城的盘缠还是好容易才凑出来的,实在是囊中羞涩,花不起那份钱。偶尔进来一两次,心思也都是花在收集信息上面了,哪里顾得上观察茶社?

    另外,候德坊有很多特异的处所,若是没人详细解释,内里乾坤却是很难看得出来的。于是,有了谢宏的指引,唐伯虎以经营者的身份转过一圈之后,立刻就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唐伯虎其他的能力,谢宏一时还不得确定,可在审美装饰方面,谢宏却知道自己可以放一百个心,笑话,这位可是来自江南的,那里的园林装饰冠绝天下,正是大明时尚的第一线,并且他脑袋上还顶着个大才子的名头,会差得了吗?

    于是,谢宏再次展现了自己雷厉风行的作风,马上就调来了军器司的工程队,进行了全面的整改工作。

    同时,军器司的工程队也展示了自家一贯的高效作风。只是短短一天工夫,唐伯虎提出的多项方案就全部完工了。

    这样的高效,反过来又让最初的设计者唐大才子着实惊叹了一番。

    他在苏州时最初听到的传说风闻就是有关于珍宝斋的,那时他还将信将疑,可实际一看他才发现,原来除夸大,传言也有不到点子上的时候,这样的效率岂止手艺高明?简直就如同驱使鬼神搬运一般,神了!

    唐伯虎不是来惊叹的,憋了这么多年,好容易获得一个舞台,他哪会光是装修了一间茶社就干休?他的行动还在继续,第二个目标依然是候德坊,这次却不是搞硬件设施了,他把目光转向了软件方面。

    候德坊的时评略输文采,一向是为京城人所诟病的,就算不人的法,可只要稍有学识的人,就能拿着一篇时评挑出很多毛病了。

    三公公自荐之后,这一状况才得以扭转,不过,随着谢宏的动作日渐加大,候德坊作为谢宏团队的舆论战线最前沿,面对的敌手也越来越强大了。

    在多番受挫之后,很多士人都打起了候德坊的主意,这些人每日里专门等着时评出炉,然后就是各种挑刺。三公公终究不过是牟秀才,要是比创意,大大都书人都及不上他,可是单咬文嚼字,他哪对得了一群老学究,自然是被批得体无完肤。

    谢宏却是不太在意,还时常会抚慰手下几句,归正被批的只是言词,又不是内容,大大都者还是只关心内容的,对细枝末节的工具都不怎么留意。

    不过,这样的情况延续久了,或多或少还是受到了一些影响。

    唐伯虎在入伙之前,就已经留意到了这个情况,如今正好一展身手。

    他先是花了点时间审稿,并且把近期要讲的时评重新修改了一番,修改完的稿子都是在连结了候德坊风格的基础上,在遣词用句方面提升了不止一筹。

    他的才调自不消,修改完的稿子,就算是把翰林院的学士们都召来,想找到毛病也不是一时三刻的事儿了,并且就算勉强挑出了瑕疵之处,想把这个问题明给普通人,那就更难了,谁懂!

    光是这样还不算,无论是唐伯虎自己还是谢宏,都没有让他专门负责舆论宣传的筹算。

    谢宏固然是本着不浪费人才的原则,唐伯虎这样的才子,如果只是让他负责这点事,那可真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完全称得上是在犯法了,这些事,有三公公在就足够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