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谢宏的新式战舰-《明朝第一弄臣》


    第(1/3)页

    从海路去朝鲜,谢宏考虑的主要正是原材料的问题。中文网

    和人参一样,辽东的森林也都在长白山脉,辽南这边也有,可论木材的质量,却远远及不上深山老林里的那些,那些可都是上年,甚至数年的大树,用来造船再好不过了。

    而运送这些木材最好的体例也是走海路,在森林中砍木之后,直接编成木筏,顺着鸭绿江顺流放下,入海之后直接拖回旅顺,既省力,隐蔽性也强。

    要是走陆路就麻烦多了,辽东的道路状况很一般,越靠近鸭绿江越是如此,想要从陆路运木头回来,就只能多造大车,然后延绵而行。

    这样一来,耗费自不消,谢宏制造的马车虽然轻便,对道路的适应性也强,可减震的设备需要精钢所制的弹簧,现在的流水线不过是手工的,制造弹簧可没那么容易。

    况且铸造学院的主力都留在了京城,这边的铁匠作坊要建立起来,还需要一段时间,因此,造大车去拉木头的想法是不成取的。

    而辽东的水力资源虽然不错,却远及不上江南那样的水纵横,想靠河流运送木材一样不成行,就算可以,也没体例避人线人,还容易遭到破坏,所以,走海路才是最佳的选择。

    不过,即便有了称职的领航员,也不得靠渔船来拉木头,风险倒也罢了,关键还是动力不足,效率太低。

    因此,解决了水手和领航员的问题之后,谢宏就把精力投入到了造船傍边。

    辽南附近木材其实不匮乏,大批量的造船有些困难可数量少的话应该没关系,谢宏构思的船其实不大,所以倒不消顾及这些。他要做的,就是尽早把图纸画出来,并且完成各种细节的讨论尽早下水。

    在招揽到了陆家兄弟的两天后,谢宏终于带着一叠图纸出关了。

    对谢宏设计的船,王云是期盼已久的了,尽管他也知道没经过实务操作的人,很难设计出来合格的船只,可非论什么事情,只要是生在谢宏身上的总是会有些出人意表之处。

    这一次也不例外,王云拿着谢宏的图纸看得目瞪口呆,好半响才想起来问道:“谢兄弟,这是什么船?”

    “嗯就叫飞轮战舰好了。”谢宏微微一笑,给这艘新船命了名。

    “飞轮战舰?以人力蹈之驱动轮轴再以轮轴带动桨叶,莫非…”王云一张张的翻看图纸,越看越是疑惑,沉吟半响突然抬头问道:“谢兄弟,莫非这就是传中的车船?”

    “正是。”听到王云此问,谢宏也有些意外,他意外的不是王云道出了车船的名字,而是对方的渊博。

    早在南北朝的时候,中国就已经有了车船的记载,明确的记载则是唐人李皋常运心巧思,为战舰,挟二轮蹈之,翔风鼓浪疾若挂帆席,所造省易而久固的就是车船。

    车船可以是现代轮船的雏形,唐代多以军用,在宋代曾经风行一时,无论军民皆有使用,而以谢宏的了解,到了明朝车船应该也是有的,不过却很少听闻。

    想来也是,以明朝士大夫对工匠的压制,和对航海的禁锢,那些也都是仿造前人的鳞爪罢了。何况,前朝的车船也有很多缺点,只适合在大江大湖上应用,如运河那样的处所,是无法通行的。

    “谢兄弟果然了得,竟然可以再现这等传中的船只,只是”

    王云先是赞叹不已,随即也是想起了相关记载中的种种缺陷,他又皱起了眉头,连连摇头道:“据愚兄所知,这车船过于粗笨,经不得风浪,却是入不得海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