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烽火连城遍辽东-《明朝第一弄臣》


    第(2/3)页

    “传令金州,令各工坊加速赶制火箭,由远及近,迅速送往辽中、辽南各处………………”谢宏的声音没有多**ō动,可当他下达命令的时候,熟悉他的人还是能听出一丝压抑不住的jī动。

    人应命而丢。

    呼,终于搞定了,谢宏长长的松了一口气,他和曾铮虽然离开了金州,不过工坊却没有停工,生产仍然在继续,既然证实了这招的效果,接下来的只要全面推行就行了。

    近的几个烽火台离此不远,而máo伦接到命令之后就已经有了准备,所以很快烽火就被点燃了,浓浓的黑烟冲天而起,和乌云连接成了一片,随即,由近及远,一道道黑烟也是随之点燃,向四面八方拓展开去。

    “咳咳,伯安兄………………”看到王守仁有些憔悴的模样,谢宏很有些不忍心开口,可他这边也只有王守仁具备相应的能力了,他自己都不行。

    “无妨,”王守仁形容憔悴,可jīng神却很亢奋,没等谢宏说完,他便一摆手,断然道:“既然此法有效,接下来就有劳谢大人和曾先生返回金州,继续制造火箭,王某则引领炮手,按照轻重缓急在辽南各处巡守,谢大人只管放心便是。”

    在辽东,除了偶尔和谢宏探讨假名格物之道的自然科学之外,王守仁一心都扑在了屯田上面,正因为有了他,谢宏才能安心出海去倭国。

    耗的心力多,也就愈发的关注,所以,这场天灾给他带来的压力,甚至比普通农民更大。如今看到天灾消弭,他又怎能不喜?又怎能不紧张接下来的行动…以确保胜利的果实呢?

    “那就有劳了。”谢宏很清楚这情况,所以并不多劝。

    走出老远,王守仁突然转过头来,目光炯炯,凝视着谢宏问道:“谢大人,辽东丰收之后…你意向如何?”

    这话题转的有些突然,谢宏微微一愣,继而笑道:“当然是将新政推广出去,蓟镇、京畿、宣府、山东都是下一步的目标。”

    “蓟镇、宣府都是军镇,和辽东并无多大区别,你只需照搬逗东经验即可,可京畿、山东、乃至河北,却都是膏腴之地,自chūn秋时代便和中原息息相关………………跟军镇境况实是大相径庭…你确有成算?”王守仁追问。

    谢宏坦然答道:“算是有些,已经有了几处布置。”

    “那就好。”王守仁点点头,似乎得到满意的答案,然后头也不回的去了。我怎么觉得伯安兄像是要跟我告别呢?谢宏皱皱眉,有些可还没来得及多想,便被其他人的喧闹欢呼声打断了思路,等回过神来再看时,却再找不到王守仁的身影了,让他有些怅然。

    烽火其实也是有讲究的,放出来的烟要直而不散,这样才能离的很远都看得清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火里往往都会加点羊粪、狼粪之类的东西。

    不过这一次是为了防治冰雹,干扰雨云的形成所以也没那么多讲究,用的材料都是就近取来的煤,以及提前送来的硝石硫磺之物,杂质多了也不要紧,反正起作用的就是烟中包含的颗粒。

    而谢宏提前传信给两参将一总兵,然后再由后者将命令传达给各处卫所,辽中、辽南的所有烽火台都是见烟即点火,传递的非常之快,没用多长时间,辽阳城就已经可以看见烽烟了。

    “这是怎么回事?”

    烽火传递的是军情,越紧急的,烽烟也就越多,在边镇这属于常识,就算是陈世良这个文官也很清楚。

    所以,当他看到大股大股的黑烟条条而起,在空中连成了一片,直如乌云一般的时候,自然是大大的吃了一惊。

    其实这几天杨浩然为了传令,动作也很频繁,而且也没做什么保密措施,想要探知具体情况也许做不到,可若是只问个大概,那是很容易的。

    不过得了冰雹的消息之后,陈世良光顾得高兴了,连祖大焕这个曾经的亲信他都抛在脑后了,一心只想着立功之后,返回京城时的风光了,哪里还会理会杨浩然做些什么?

    因此,他对于眼前的状况没有半点心理准备,只能是在巡按衙mén中luàn叫luàn嚷,而且还没人理会他,好半响之后,陈胜才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

    “你这奴才又死到哪里去了?连本官你都敢怠慢,是不是又欠收拾了?”陈世良心情正恶劣着呢,见到陈胜,劈头盖脸就是一阵痛骂。

    “小的该死,老爷,小的出去打听情况去了,外面这烽烟……………”跑的很急,再加上心惊ròu跳,短短一句话,陈胜说的断断续续的,而且老半天都没说到重点。

    “是哪里有敌人出现?难不成是倭寇?还是说朝鲜?衙mén里的人都去哪儿了?参将府那边在做什么?”陈世良心里急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