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不服的就收拾-《明朝第一弄臣》


    第(2/3)页

    说着,谢宏又加重了语气,向王守仁示意,后者循声看去,正见朝鲜的领议政向这边露出一个谄媚的笑容,一边笑着,一边还点头哈腰的,好像一只哈巴狗,既乖巧,又伶俐,就是长相有点寒碜

    王守仁默然点头,再怎么不同凡流,他也是念着四五经长大的,骨里终究还是个儒生,理念并没有完全超出这个时代不过,他的优点就是擅于接受新观念,单从这一点上来说,他和正德确有几分相似

    “不过,谢兄弟,这次给那些藩国留下的印象倒是足够深刻了,但是那些人好像有些……撒马儿罕等离得远的倒是无所谓,可吐鲁番和哈密本就不怎么稳当,乌斯藏似乎也有点蠢蠢欲动,若是他们恼羞成怒,闹得大了,西陲岂不是又要多事?”

    势力扩大了不少,但谢宏身边这个小圈却变动不大,还是那些人,但这个小圈的意义却与之前有了天壤之别从前唐伯虎等人权位虽重,可却不被看好,他们这些人算是被遗弃在一边的;现在这个小圈代表了大明的最高决策层,相当于原来的内阁,外人想挤都挤不进去

    经历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屡遭挫折的唐伯虎受的也是传统教育,但他骨里却是个愤青,就算谢宏不解释,他对这个看似浅薄的决策也是赞同的不过,以他对未来的开拓计划的理解,谢宏应该不会单单为了置气就多生事端才对

    西域那些国家的实力都不甚强,可若是持续骚扰也是麻烦,河西还好说,大不了就从宁夏移兵过去防御,但乌斯藏却是麻烦川、贵地方上的土司本来就不消停,若是在得了那些不像佛门弟的喇嘛之助,那就更麻烦了,大患倒是不会有,但却会牵扯不少精力过去

    谢宏制订的未来几年的计划很奔放,同时消耗也大,所以他一直都是本着能省则省的原则来处理问题的能用一分力解决的,就不用二分;能借势不战屈兵的,就肯定不会动刀动枪,解决倭国的计划,就很好的遵循了这个原则

    所以,以唐伯虎看来,反正一时半会儿也抽不出来经略西域,莫不如花钱买消停呢吐鲁番的野心也许不会因为回赐而消,但那些喇嘛们还算是有点信用的

    “迟早也要处理的,谁敢闹,就狠狠收拾谁”谢宏恶狠狠的回应道

    “难道在南征北讨的同时,还要西征?”

    唐伯虎瞪大了眼睛,不能置信的问道:“谢兄弟,你要知道,西征的耗费,甚至比征伐草原还大,最关键的是,除非重新通丝绸古路,否则,西征是一点收益都没有的!何况,以你最新绘制的地图来看,西征能到达的地方,从海路走似乎更方便些……”

    “西征是迟早要做的,却也不急在一时”谢宏笑着摆摆,“明年开始,大明九边都会进行变革,瓦剌元气未复,河西的防御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除了垦荒、均田令之外,边镇改革最重要的一项举措就是兵农分离军户的名称会保留下来,却不再是从前的那个概念,因为谢宏的新军政是以唐朝府兵制为基础,加以募兵制而成的,再加上英灵碑等辅助段,应该算是相当先进的制度了

    这项制度带来的最直接的变化,就是边军战力的大幅上升,以辽东为例,变革进行了不过两年,原来的辽镇在九边中也不显眼,但如今,辽镇边军却是大明最精锐的一支兵马

    能在应州大战中摧枯拉朽击溃虏骑,靠的可不光是装备,骑兵本身若不具备相当的素质,也不可能得那么顺用骑枪靠的是技巧和骑术,使链锤靠的就是纯粹的力量了,想成为合格的重骑,单靠短时间的训练肯定是不成的,这些人都是精选出来的精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