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星光意境-《逆熵论》
第(2/3)页
熵是概率的表现,熵能其实就是概率的势差,大概率的状态就是高熵,小概率的状态就是低熵。与电流和水流的由高流低不同,熵是由低向高演变的。
宇宙之所以有熵增定律,就是因为熵减小的概率比熵增加要小得多得多,从而熵在总体上必然是从低向高发展,而这个过程中就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能量释放。
一根木头燃烧成灰,宇宙中的能量并没有减少,只是熵增加了,但也可以说可利用的能量减少了,这个过程就像一个搭好的积木塔被推倒了,从有序的状态变成了无序状态,而要逆转这个过程,却是千难万难。
而意识,具有某种偏好的概率,它喜欢或不喜欢某种信息输出,从而违反熵增定律,让熵值发生逆转。就像木头烧的灰又被种子吸收为营养,长成一棵新的树木,积木又被人重新塔起来,而宇宙中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生命的意志。
各种感想和明悟纷至沓来,傅斌突然把握到了什么,明夷天心领域像是融入了这个世界,感受到了一种规则。
只见傅斌身旁原本正在融化的雪花再次凝结了起来,而且雪花的分形体积比原来更大,一朵朵如栀子花般大小,这是傅斌的领域能力所能控制的极限了。
雪花之所以结晶出有序的形状,是因为固态水的化学键只会在几个有限的方向上连接另一个分子,而普通情况下,这种选择过于被动,有很多位置没有被填充,积累之下,就越来越脆弱,达到一定程度时,就无法继续分形了。
就如那个经典游戏《俄罗斯方块》那样,漏洞积累多了,最终导致失败。现在傅斌等于是玩了个高分,叠加的形状当然大得多。
深深的感悟让傅斌忍不住停止了修炼,转而去整理思绪,这让他又感觉到了一阵寒冷,于是清醒了过来。检查了一下,熵阵只消耗了三个单位,时间却过了四个小时,这比用《人性函数》修炼的效率要低。不过,感受自身的熵能,却发现这次修炼的转化效率竟然超过了50%,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
看来一部每引导模型,都包含着一种意境,这种意境原本应该是原创者的理念和心境所在,一般人很难体悟到,只能按着文字和图片的指导照猫画虎,傅斌能感悟到一部引导模型的原始意境,除了机缘巧合,也与他喜欢寻根溯源的思维方式有关。
更重要的是只有在领域能力下,感知才能如此细致,否则的话,至少也要四级以上才可能有这样的感知力,不过没有哪个达到四级的人还会去看一部二级的引导模型的。
意境是一种思想的境界,它不会仅限于《星光沉降》,傅斌完全可以将它应用于任何一部引导模型上。这么说来,做为三级引导模型的《人性函数》应该也有类似的意境,如果能感悟出来,修炼效果还会加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