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广陵(三)-《亲君笧》


    第(2/3)页

    萩娘更迷糊了,她用狐疑的眼神转向谢琰,警惕地望着他。

    谢琰被她可爱的样子逗笑了,他说道:“你放心,我不会现在就让你暖床的,只不过你是贴身服侍我的‘奴婢’,自然要住在我身边。”说着亲自牵着她的手,走向正屋西面的耳房,半开玩笑地说道:“这两间屋子原本是用作书房的,只是我爱护你的心情,超过了我对书本的热爱,只能委屈它们去别的地方了。”原来他竟是要与萩娘同住一屋。

    萩娘看了看,这地方虽然不大,但住四个女人是足够了,自己每晚本就要有人陪侍着睡的,两人一屋住着倒也不嫌小。

    最重要的是,正屋不是侍女们随随便便就能进来的,万一谢琰不在家,自己住这里倒也不怕别人打扰。

    她心里高兴,就忽略了谢琰话里的“现在”这个颇为暧昧的词语,也不与谢琰假客气,开开心心地说道:“多谢你了,还请你代我向你的‘颜如玉’们赔罪。”

    谢琰的眼神透着疑惑,他问道:“为何有时你说的话我听不懂?你哪看来那么多奇奇怪怪的词?”

    萩娘心不在焉地说道:“哪句?”她想了想又问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话你没听过吗?你也太孤陋寡闻了。”

    谢琰将这句话念了两遍,摇头道:“此话甚是不通,若如此,帝王将相都去读书得了,只会读书能打退北人吗,只怕是纸上谈兵罢了。”

    这句话其实是后世的宋真宗赵恒为了抑制军阀,防止兵变,因此高调地大量任用文臣而写的,激励士子们都去读书的话。谢琰不知道还真是情有可原,并不是因为他孤陋寡闻。这两句话也确实带着统治者鲜明的政治目的,并不真的那么有道理。

    萩娘懒得跟他这个“古人”争辩,连推带搡地把他赶了出去。她两天没洗澡了,又是夏天,自觉都快发臭了,关了门就连忙吩咐采葑采棠一起打热水去。

    当谢琰来到谢安的院子时,通报的小厮告诉他,谢安正不顾辛劳,在书房内阅读军报和邸报。

    他不由得皱眉,快步跟着小厮来到了谢安的书房,门口照例是有两位谢安的心腹“门神”守着,他们见是谢琰过来,自然不会阻拦,其中一名还多嘴道:“夫人已经来劝过老大人,只是老大人不肯休息,我们这些下人自是说不上话,还请郎君再劝劝,明日再看不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