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不过在刘备就寝之时,李基反倒是还站在“瀛洲号”甲板上抬头看着夜空,计算着天气的变化。 事关大军安危,再兼之即便造船工场对海船已经有了多次的改进,但显然远远还没有到稳如泰山的地步。 因此,李基几乎不敢放松分毫,时刻都在注意着天气变化趋势,以免一场狂风暴雨就将这一支舰队送入了海底之中。 忽然,在李基的身后响起一道君子如玉似的声音。 “子坤在此久站,可是心怀忐忑?” 李基不用回头,都知道这熟悉的声音是何人,反问道。“文和为何如此说?” “人心难测,更遑论是子坤这种手握吴郡大半兵马以及海船远征海外之人,纵使子坤在海外独立其实亦非难事,便是子坤没有这等想法。” 贾诩缓缓地走到了李基的身旁,接着说道。“主公身旁未必就不会有人如此进言,时间一长,说不得……嘿嘿……” 李基侧身看了贾诩一眼,道。“文和是不相信主公,还是想要试探基的想法?” 贾诩并没有开腔,仅仅是笑吟吟地看着李基。 “主公是如此信任基,基又岂能负了主公?”李基淡淡地应了一句,语气之中没有流露出丝毫的动摇。 对于李基的这个回答,贾诩并不算意外。 早在过去贾诩就一直觉得李基是个道德底线极度灵活之人。 对内,李基的道德之高令贾诩为之惭愧; 对外,李基的道德之低又让贾诩都时常咂舌。 “其实子坤不该将我带上的,我留在吴会之地还能时常为子坤向主公美言两句。”贾诩捋着须地说道。 “文和在会稽郡休养了那么久,难道还不想动弹一下吗?”李基反问道。 贾诩坦然地答道。“休养?子坤可勿要污蔑于吾,吾可是在会稽郡兢兢业业地劝导郡守郭异向善护民。” 如果不是李基很清楚郭异的精神状态,说不得李基还会相信贾诩的一二分说词。 或许贾诩不懂什么叫“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但精于人心的贾诩几乎是完全将郭异玩弄于股掌之间,让郭异产生了类似的心理,在贾诩面前堪比忠犬。 而在贾诩暗中的操纵之下,郭异几乎是主动地将会稽郡的贪官污吏以及世家豪族杀了一茬又一茬。 至此,会稽郡无疑彻底被刘备掌控在手中,否则李基也不会相当放心地将贾诩也一并带上。 “吴会之地还是太小了,没有文和可以随意发挥的舞台,难道文和就不想尽情地一展所能?”李基笑着问道。 贾诩的目光微微闪烁了一下,然后答道。“子坤可不许如此胡说,吾可一直都在全力辅助主公。” 顿了顿,贾诩转而看了李基一眼,语气认真地答道。 “反倒是子坤,不该远离吴会之地,若无子坤居中坐镇,吴会之地说不得会出现差池。” “文和,如此你可便是小看主公了。” 李基笑着摇了摇头,道。 “若论识人用人,基其实远逊于主公,有子布、子仲、宪和等人在侧,再兼之仁德书院培养大量士子,只要主公知悉治政方向,不会出现差池的。” 在这一点上,李基尤为有信心。 李基用人识人,更多的是占了一个先知的优势罢了,但刘备那确确实实有着独特的用人眼光。 会用人,作为主君而言就是最为重要的能力。 再加上李基将郭嘉也留在吴郡,即便出现了什么紧急事态,以郭嘉的急智与能力,也必然能给刘备提出相当的帮助。 以着当下刘备集团留在吴郡的班底以及如今大汉整体尚且安稳的局势,出现什么大变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