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皇权。 就是独属于皇上一人的权力。 不是其他人,其他衙门能代替的。 以前的司礼监,现在的锦衣卫,都在打着皇帝的旗号,在地方上为非作歹。 大明朝是重文轻武不假。 大明朝皇帝是以文驭武也不假。 但从太祖高皇帝至今,近二百年,历十一位皇帝,却从未正式下过一道文臣地位在武将之上的圣旨。 也从未正式下过一道文臣可以随意命令、指挥军队的圣旨。 各级军将之所以惧怕文臣,是皇帝们在故意拉偏架,吃亏多了,军方敢怒不敢言。 这就使得军方从三品的怀远将军,哪怕见到一名小小的七品御史都要率先行礼。 久而久之,军将惧怕文官,惧怕打着皇帝旗号的宦官,如今,又惧怕起了锦衣卫。 但是,除了皇帝明确地圣旨外,文官、宦官、锦衣卫,根本干涉不了军队的所有行动。 朱厚熜知道,朝中的文官,内廷的司礼监觊觎军权的历史很悠久了,军将是一忍再忍,能让则让。 可当今,朱厚熜对朝中文官连降屠刀,司礼监更是丢掉了大部分的权力,没了批红权。 朱厚熜本以为大明军将会逐渐抹去对这些军外之人的恐惧,万万没想到,津沽北码头爆炸,一个锦衣卫千户,率十几骑缇骑,就镇压津沽三卫军近万将士数个时辰不敢动弹! 从上元节以来,锦衣卫不断增强实力,一改过去百年的颓势,扭转了自身地位,也接收了司礼监不少隐形权力。 但不论是司礼监,还是锦衣卫,权力范畴中,都没有关于命令、指挥军队! 整个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所有的军队调动,皆要经过朱厚熜这个皇帝的颔首。 军队。 是皇权最重要的支撑,没有之一! 可是,津沽锦衣卫的行为,让朱厚熜看到了隐藏的危机,一名锦衣卫千户,红口白牙就能挡住京城重要的储备军队。 等陆炳这个锦衣卫都指挥使到达后,津沽三卫军指挥使竟没有任何交涉的,就选择了收兵归营。 诏令陆炳即刻回京,不是怀疑景王宝船爆炸与锦衣卫有关,而是锦衣卫在大明朝的威慑力超出了朱厚熜的想象。 哪有一个隐蔽战线的特殊组织,可以这么高调的? 而锦衣卫在两京一十三省的千户所千户,胆大妄为的行动,也超出了朱厚熜的想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