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拳掌爪勾指,弓马扑虚歇-《拳武鉴》
            
            
            
                
    第(1/3)页
    “同学们,这节课,我给大家讲授武术发展史,武术发展于原始人时期,《韩非子》中,对于那个时代的描写是:民众少而禽兽多。”
    大讲堂里,一位研究员在前面讲述武术发展历史,这是李冰洋的专业课,这份科目也是期末必考科目。
    李冰洋听的很认真,时不时做下笔记。
    “传说炎黄时代,东方有个以野牛为族徽的蚩尤部落,崇尚武技,勇猛善斗,特别善于徒搏角抵(摔跌)。他们头戴牛角或剑戟样的装束,当与人交斗时,除用拳打、脚踢外,最善抓扭对方,用头顶触对方,使之不敢接近。后人称其为“蚩尤戏”。”
    那位老师说着,随后在多媒体上放出一个图片:蚩尤的角抵是一种徒手搏斗,包含赐、打、摔、抵、拿等多种方法,既可用于战场,又可用于平时演练,对后世对抗性项目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李冰洋快速记录下来,旁边一名同学举手提问:“老师,我想问一下,那究竟是原始社会的人功夫高!还是现代人体质更好!”
    这位老师点了点头:“这个问题其实大家心里都有些底数,原始社会,人们斗天斗地,时刻要面临着外来威胁,尤其是剑齿虎之类的猛兽,秃鹫之类的飞禽。而他们又没有制作精良器械的方法和本领,一切只能依靠自身。所以我认为那个时代的格斗技是最符合实战的。但却不是最厉害的,因为那个时代人的平均寿命二十岁上下,能活到五十岁就已经是长寿了。”
    台下的同学接着问道:“袁老师,既然现在的搏击比不上以前,为什么我们人体解剖课和科学运动,还要专门提出现代的这些新理论,认为这样能更大程度的发扬武术,提高功力。”
    袁书:“你这个问题问的好,既然说到这个问题,那我就要和大家讲一下武术这个武字的意思。”
    李冰洋举手,这个问题他知道。
    袁书看了一圈,最后点到李冰洋:“这位同学,你来回答这个问题!”
    “止戈为武!”李冰洋四个字简单而又意味深长。
    “能答出这些证明你课外有努力翻阅过一些书籍。但是在原始社会时期,停止斗争,就意味着被淘汰,去死亡。女性争夺男性会发起打斗!”袁书说到这里,场下一片哄笑,包括听他课的几个女孩子脸也是红扑扑的,但是眼睛却四处望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