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生活-《拳武鉴》
第(2/3)页
就全局观之,则两利相形,当取其重。两害相形,当取其轻。又不得不舍小而图大,舍其枝叶而图本根。
所以李冰洋就获得了减刑机会,不过这里面有三个要素,一来监控刻意疏漏,停电的环节很关键,二来上面有人,三来李冰洋自身本领胆量足够,方能抓住机会。
他不敢走大路,尽量找没人的小路走,路上遇到了一些垃圾桶,在里面翻了一些衣服换了上去。至于之前别人递给他的纸条,那是什么东西!他没看,直接扔了。
李冰洋当初学的伪装技巧这一刻完全被用到了,在监狱一个月来,他从初入换劲,到完成扎根训练,抗击打训练,现在已经到了中期,或者说已经到了中后期,后面的两个步骤是协调性和招熟,其中的招熟,他早在练力阶段就已经完成。
协调性指身体作用肌群之时机正确、动作方向及速度恰当,平衡稳定且有韵律性谓。在各项体能中,协调性训练可说最困难,因影响协调性除了遗传、运动员心理个性外,尚有肌力与肌耐力、技术动作纯熟度、速度与速耐力关系、身体重心平衡(关系肌力与肌耐力)、动作韵律性(技术动作要纯熟方可)、肌肉放松与收缩,甚至还有柔软度等。
现代体育运动将这一种训练分为九个内容进行。
分别是:1.不习惯动作之各种身体练习;2、反向完成动作;3、改变已习惯动作速度与节奏;4、以游戏方式完成复杂动作;5、要求创造性改变完成动作方式;6、采不习惯组合动作,使已掌握动作更加复杂化练习;7、改变动作空间范围;8、利用各器械或自然环境做各种较复杂练习;9、适时用信号或有条件刺激以使运动员做改变动作之各种练习。
这是李冰洋很早以前就开始整理的内容,他一直觉得,现代人练习传统武术不能再用过去的老思维,要学会合理分析,不能再想着一招鲜吃遍天,也不能闷头死练。
必须要早做打算,明白自己下一步该干什么,能干什么。然后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他听说顶级的拳手都有专门的教练员和分析师。他没有这个条件,所以他要自己做自己的教练员。
这和拳术训练并不相悖,比如李冰洋在学校武协期间练习拳法反练,就是反向完成动作。打法就是改变已习惯动作速度和节奏。拳经中讲老拳师拳打卧牛之地,就是改变动作空间范围。
包括前朝武举时代,武者日日练习石锁。从最开始练力量,到之后抛石锁,玩技巧,这也是协调性的练习。
甚至建筑工地上,一些老工人扔飞钎,这也可以归为协调性训练。
李冰洋一路拾荒,边走边想,边走边练。晚上就随便找个地方躺着睡下去。才走了不到一周,整个人已经显得邋遢无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