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今昔-《拳武鉴》
第(2/3)页
谢静对于儿子好学的态度很是支持,尤其是儿子这次在山上遭遇武成之前,听说也遇到诸多危险,她就更没有理由反对自己的儿子习武了,只希望他功夫越高越好。
“在他教导我们的时候,拳法只分了六层,正练反练第一层,倒练第二层,打法第三层,包括了正打反打化打。攻防第四层,破攻第五层,包括破攻和化攻。破防第六层,包括破防和化防。”
李冰洋很认真的听了母亲的话,稍作思索后继续问到。
“那他的兵家武学录是怎么写的呢?”
“兵武这本书他已经重新整理,他的目的是普及,第一种方法虽然从训练之初就秉持刚柔并济的选择,但是很多技巧不能练到位,甚至于会让急于求成者,刚不刚,柔不柔,变成四不像。一样东西都练不到。”
谢静先是简单给李冰洋做了解释,随后才开始把兵家武学录的内容简述出来。
“兵家武学录的内容,第一层正练,第二层反练,第三层打法,第四层攻防,第五层破攻,第六层破防。第七层倒练以及化手。第八层化攻,第九层化防,第十层化柔。圆满混元,就是综合了攻防,破攻,破防,化攻,化防,化柔六种劲力,在格斗中运用自如。”
李冰洋自从学武就知道一个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的道理。
可是董照这本兵家武学录对拳法的研究之深,实在是打破了他的认识。
把拳法每一重境界讲的阴阴白白,不懂武德人或许看不懂,但只要认真学习过哪怕一两年的拳法。都能看阴白这个理论。
更可怕的是,庖丁解牛,十八年若新发于碕。
董照兵家武学录出现之前,化劲难比登天,对于武者身体素质有极高的要求。
而这种理论,直接将登天梯变成了阳光大道。通过对技法上刻苦锻炼的要求,降低了化劲对单纯身体素质的要求,而单纯的技巧练习,只要每一个人和足够多的人交手,实战,格斗,揣摩,研究。总是可以达到这个层次的。
化劲包括四种不同练法,一是身化,二是技化,三是气化,四是神化。
顾名思义,身化就是身体素质达到极高层次,技化就是拳术技艺臻至化境,气化也是呼吸平稳达到极高层次,气息悠长。神化则是精神境界达到很高的层次,意志坚定。
这四者只要达到其中一项,都可以称为大师。
儒家道家尤其擅长精神研究法门,其修行主要以神化为主,附带气化和技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