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UFO事件-《混在美国当土豪》


    第(2/3)页

    玛莎拉蒂原本兼顾的方面就比较多。从跑车到豪华车都有,扩大一般是中低端的,但其他品牌都被大车企掌握着,这些年来就只有jeep到手,倒是考虑过从印度手里拿回捷豹的股份,不过事情谈判中。

    作为年营业额达到55亿美元的汽车集团。收回捷豹实力是有的,但塔塔集团不同意就没法子……转到安峰希望的飞行汽车问题上,作为未来概念化,也都有车商关注,但因为法律的问题。尚未明朗。

    安峰也只是提个意见,他不参与玛莎拉蒂的运营。

    ……

    飞行器的问题还有别的。

    星空探索公司研制空天飞机已经是天下皆知,不过它们主要面向商用,以“太空的士”为目的,而更专业的用途,公司不是军事承包商,没有研究。倒是远在非洲的坦桑尼亚,机器人公司很热忱。

    当地有个比较大的机器人基地,五年前建设,三年前投入运营,目前仍在建设。从建设开始,就给当地人民带来好处,首先是工作岗位,其次是税收,工业开发也促进了从原材料到运输的产业链。

    再有海水淡化的工程,好处很多,所以在当地是它有威望的企业,公司再花一亿美元在附近修了条飞机跑道,3.5公里长,因为地处平原所以造价不高,主要用作飞行器的测试,当然也有空天飞机。

    人工智能研制科技,有个无与伦比的优势:聪明。

    哈尔的高运算速度是基于量子计算机的,它能够秒杀所有超级计算机。因此飞行器的研制成功率非常高,甚至有概念化生产后,放到跑道上首次试飞就成功,以后仅需要小范围调整的情况。

    这次测试的也是无人机,它向空天飞机迈进。

    飞机跑道就在工厂旁边,地下有机器人专用的通道,各种形态的机器人通过地下轨道将无人机送到机场下方,等到夜幕降临后,机场跑道一端的地面打开,无人机被运输机器人拖出来,运到地面上。

    现场有很多机器人,但仅有一具人形机器。

    它是安峰特地调出来的,人形机器说实话除了外形,其它方面优势不大,比如运输机器人,肯定是很多轮子、履带的机器,而工作型的,需要六只或者更多的手,探测的,蛇形,蜘蛛形都更合适。

    唯一的人形机器,目前受安峰的操控。

    坦桑尼亚那边是夜晚,安峰这边仍是白天,他在办公室里通过量子信息的传输,将机器人看到的画面实时传递到他这边,机器人拥有三双眼睛,全方位的立体视觉,比人类的眼睛优势更大。

    分辨率是仿照人眼的,视野非常清晰。

    哈尔的声音在旁边响起:“第一轮测试。”

    安峰没说话,事情交给哈尔这名指挥去做,他只需要看结果,再决定下一步的研发方向和计划。

    哈尔介绍:“它采用石墨烯外壳,火箭发动机+冲压发动机的组合。火箭发动机将飞行器的速度推到马赫3以后(三倍音速),冲压发动机工作,它使用液氢燃料,理论最大速度达到16马赫。”

    无人机的火箭发动机点火,火箭发动机推力很大,但有个缺陷:一次性使用。所以这款无人机是典型的测试机。主要测试冲压发动机。无人机尾部的火焰喷了六七米远,加速不到一公里就升空。

    由于是夜晚,周围只能看到一道耀眼光芒,瞬间消失在大海方向。安峰这边启用了无人机的监控,传感器显示的速度不断攀升,m值读数突破2……2.5……冲压发动机一般需要m大于3的情况下才能运作。

    战斗机是很难达到3倍音速的,所以结构简单,速度更快的冲压发动机无法装备战机,它一般用在导弹身上。或者是无人机。m值突破3以后,火箭发动机熄火,冲压发动机工作,无人机的速度继续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