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暹罗排华-《1850再造中华》


    第(2/3)页

    海军司令唐约翰说道:“柚木资源对海军来说至关重要,是海军制造军舰的重要原材料。英国争夺缅甸,觊觎青藏。我们不妨也争夺真腊、暹罗,最起码要占领真腊。”

    真腊又称高棉,即为今之柬埔寨。暹罗又称暹国,即为今之泰国,国人以泰人为主,华人亦为数不少,一度控制暹罗的经济命脉。

    起先,真腊国较为强大,统治暹罗。日后,泰人崛起,建立暹罗国,反过来成为真腊国的宗主国。暹罗国一度成为中南半岛的霸主,即便是缅甸这样的中南半岛传统大国,也对暹罗忌惮三分。

    进入十九世纪后,越南阮朝崛起,积极对外扩张,与暹罗爆发冲突。暹罗与越南之间,屡次爆发战争。

    再往后,欧洲殖民者进入中南半岛。缅甸与印度相邻,首先与英国爆发战争,很快就丧失了整个下缅甸地区。

    1852年4月1日,英国人以缅甸人“虐待英商”为借口,派军舰封锁仰光,发动了第二次英缅战争。因克里米亚战争爆发,英国并未大动干戈,事后未与缅甸签订任何条约,单方面宣布吞并勃固地区。

    面对洋人,暹罗与越南都感受到灭国之祸,只得握手言和,成为真腊国的共同宗主国。中华帝国征服交趾后,中南半岛的***势再度失衡。

    此时,缅甸贡榜王朝偏安于缅甸北半部(上缅甸地区),越南阮朝只剩顺化一座孤城。暹罗一家独大,俨然已是中南半岛上的霸主,乘机控制了真腊。

    政务卿陆雨晨兼任外交部部长,又曾出访欧美等国,对国际时局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说:

    “中南半岛上的暹罗、缅甸、真腊、越南等国,原本都是满清的藩属国,需要定期向满清进贡。满清在以上藩属国,也颇有存在感。

    “譬如,暹罗盛产柚木。满清曾在暹罗设立造船厂,隶属于工部,在暹罗就地造船,然后驶回中国,作为水师的战船。

    “华人遍布南洋,亦在以上藩属国广为经商。越南的明香社,几近成为越南境内的割据政权。暹罗、真腊的华人客商,富可敌国,对两国经济影响很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