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而做成为真正有学问,有抱负之人,一旦跟着袁绍的时间长了,就知此人不过是空有虚名而己,多谋不断这是最大的弱点,这样的人注定难成什么大器,如此便一一离开了。 现在留下的不过就是大浪淘沙之下的那些沙子而己,金子确是离开了。 本就没有指望着文臣们都出什么主意的袁绍,在注意到了许攸等人的表情之后不由是一声冷哼,随后目光就看向另一侧的那些武将们,形势危急,看来还是武将靠得住。 面对着袁绍目光的转移,这些武将们确是挺了挺身子,尤其是站在队伍最前面的高干更是眼中闪着精光。 高干,字元才,袁绍之甥,亦是军中难得的一员猛将。 这一次面对着张超的全力一击,原本他也是带兵大将,是准备前往涉县进行防守的,只是因为袁术跳得起劲,这才被抢去了职务。现在看来,此人果然是没有什么能力的。 袁绍的目光此刻也落在了高干的身上,在看到其双眼放着凶光,一身战意之时,不由也在心底里后悔。早知袁术如此废物,便派高干去守着涉县,怎么说也不会如此之快的落败吧。 只是这些话,现在在说己无意义了,他目光看向着高干,此时声音和悦的说着,“元才呀,如今之形势,你认为如何?” 听到袁绍问起,当即是高干抱拳而道:“主公,干愿领兵两万支援邯郸,有干在,保证五军团无法在前进一步。” “好!”听着高干如此之自信,袁绍不由脸上大笑的说道:“即是如此,邯郸之事就交给你了,这样,我给你军兵三万,无论如何也要守住,待其它路大军胜利之时,自然会对你那里有所支援的。” 如今的袁绍,手下只有巨鹿城中的五万军马了,这本是他的老底,但此时为了防止邯郸被破,也只得忍痛派出三万,只是希望高干可以守住就好。 “末将听令。”听到可以带军三万,高干也是脸上一喜,只是守城而己,三万士兵应该足矣了。 决定将邯郸的事情交给高干,袁绍又是千叮咛万嘱咐,让其一定要守城,万不可随意的出城。 形势危急,高干临危受命,很快就带着三万将士向着邯郸而去了。 而此时,有关袁术被俘,武安被破的事情也很快就在整个冀州传了开来。 第(3/3)页